第六十七章 困難的事情
房子的趨勢不再賺錢,一些負債率高的地產商直接跑路,爛尾樓比比皆是。剛需和還得起的不得不為一堆水泥鋼筋掏錢,還不起的直接不還了,理所當然下,前所未有的斷供潮來臨。
斷供潮反饋到實體經濟形成惡性循環的來臨,人們的房子被銀行和金融機構收走,為了回籠資金應對擠兌潮,于是銀行和金融機構開始將房子出售,但問題是以當前的價格根本無人接手,那么只能虧本降價。
時間來到第四個月,房市已經跌到了二十,于此同時股市、債市雙崩。
聯邦政府一看,第三板斧撒幣是不能撒了,一旦再撒幣,貨幣就要面臨貶值的風險了。
有了象國作為榜樣,一旦貶值的預期形成,那么整個金融系統都要完蛋,更何況聯邦政府現在也沒錢啊。在綜合考慮之下,為了自保那就只能不顧大家的死活了。
無可奈何之下,政府徹底放棄了救助金融市場,套在所有人脖子上的繩索瞬間收緊——在第四個月的周五下班前,聯邦中央銀行正式宣布:大幅度加息。
銀根緊縮,信用這條的資金鏈承受不住龐大的壓力,一根根的繃斷:公司、銀行、信用貸款、投資機構、養老金、樓市、商品市場、原材料市場一個個的開始滑坡。
房市以不可思議的幅度下跌百分之七十,各種涉及房地產的100個行業徹底擺爛,裁員的裁員,倒閉的倒閉,轉行的轉行。
李明伸手戳了一下后,巨大的泡沫緩緩在頃刻間破碎,而這環環相扣的連鎖反應下,金融危機正在朝著更深層次蔓延。
如果再徹底發展成為全面的經濟危機,對于聯邦來說將陷入不可逆的債務螺旋:
所有的經濟體(機構或者個人)先是要償還債務,導致資產傾銷(個人賣車賣房,公司賣產品)。拋售引發資產大幅度縮水,因抵押資產縮水銀行減少貸款甚至抽貸,貨幣流通減少;企業凈資產大幅度下降,杠桿不降反升,導致資金鏈斷裂而破產;企業破產或盈利下滑,導致產出減少,解雇工人;工人失業,需求下降,市場悲觀,經濟低迷;市場需求進一步下降,悲觀預期又導致貨幣窖藏(現金為王);貨幣流動性短缺,又導致企業負債加重,進一步縮減產出或引發破產,更多工人失業,市場進一步萎縮,陷入大蕭條的惡性循環。
簡單的說,破產急劇上升、債務負擔增加、資產價格崩潰及銀行倒閉等不斷惡化的信貸市場條件引發的債務螺旋斷送了實體市場的修復和自我調節機制,實體經濟陷入債務惡性循環,意味著市場已經癱瘓。
四個月的跌幅加上地產的無人接盤,終于讓聯邦迎來了最后的至暗時刻。
······
因為真正的世界經濟危機到來的時候,99%的人都沒辦法在經濟危機中幸免,資產注定要縮水;即使你知道經濟危機已經到來,逃無可逃便是如此。
對于普通人來說,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活著,保持健康,現金為王,開源節流。
可活著有時候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