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章 轉世與靈山
他退出了孩童的識海,下一刻帶著幾位師尋到了那處地宮,見到了一些殘跡。三年前,孩童的父親將他抱出來后,并沒有動這里的一切,還保持原樣。
相傳,釋迦牟尼曾以整顆古星的業火煉化真身,鍛鑄準帝軀體,由此脫胎換骨,而在這個過程中,燒出幾塊殘骨,其中有一塊是頭頂骨。
葉凡將佛頂蓋持在手中,入手沉甸甸,不過卻未感覺到壓力,因為歷代大德圣僧整日面對,早已將其煉化,磨掉了準帝氣機,不然根本無人可接近。
“這可是難得的煉器材料若是做成一個骨盾,幾乎可擋一切攻伐。”
一切前因后果明了,這不是什么轉世,只是佛門伏藏的轉移,不能證明有來生。
可這個孩童為何與星空另一岸的古佛模樣相同?這讓他多少有些疑惑。
“一生又一生,一世又一世,總會能找出兩個出兩個容貌相同的人,這也算不得什么。”葉凡自語。
他以強大的元神深入孩童的識海,仔細檢查了多遍,確信與星空另一岸的古佛無關,根本不可能有他的印記。
葉凡蹙眉,這樣小的一個孩童實在不適合帶到星空另一邊,太過幼小了,且他的父母怎能割舍。
他們都信佛,這個孩子自幼能誦古經,讓他們深感自豪,愿意將他送入佛門中修行。最主要的是幾位師尋到這里時,曾施展出過佛法,在這個時代宛若神人一般。
葉凡問這個孩子是否愿意,最主要的還是他其自己,盡管不大,但也值得尊重,他不會勉強。
葉凡一嘆,在星空另一端老僧化道前竭盡所能幫助他,斬斷他身的神秘枷鎖,果真是看到了今日的“果”。
這一次,道路光明璀璨,赫展向遠方,沒有一個斷點,通向一片雄偉的大山,順利進入。
依舊如過去,是一片干涸之地,缺少生機,什么都枯萎了,成片的古廟座落,寂靜無聲,死氣沉沉。
葉凡、神騎士、小松、龍馬、張清揚、龍宇軒、還有這個名為“花花”的孩童也都很不平靜,立身在山巔,眺望茫茫山海。
可惜,而今靈泉已干,草木已枯,沒有了往昔的繁盛,但是沒有人敢小覷,因為他們感覺到了一股浩瀚的波動,孕育在山體、建筑內,這是純凈的信仰念力。
葉凡的目標很簡單,只為尋找星空坐標,可是始終沒有什么收獲。他出入一座座古建筑,尋找藏經閣,有些地方有強大的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