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池口黃英男和池口劉德華擦火花
圍著幾人一眾年輕人,吧嗒下嘴,這些天河堤上河工,雖說一頓有斤把肉,可一般都是一籮筐蔬菜亂燉,肉片薄的不小心都發現不了,油水少啊。
一大鍋蔬菜那點肉,哪里有啥油水啊,這會聽著韓衛國幾個說醬油燒的紅燒肉,大塊大口吃,那家伙大家羨慕壞了。
韓衛國幾個那個驕傲,那啥不是哪個生產隊都有能耐請來放映隊啊,李哥太能耐了,會寫稿子賺錢不說,還認識放映隊的黃同志,要不哪里來的肉吃,哪里來的電影看啊。
李棟前兩天還是好吃懶作呢,現在能耐人認識放映隊的同志,還能寫稿子賺錢,活該人家吃肉。
好吃咋了,人家一篇文章能買好幾斤肉,一月吃個五六回都不算事情,大家能夠想象一月吃五六回肉已經羨慕不行了,天天吃肉主席都不敢想。
“這娃,不定哪天還能吃上商品糧呢。”
這年月要說嫁人首選可能是吃商品糧的紅本本,那可是女娃們最大夢想了,甚至還有人走極端,為了紅本子跳火坑的不知道多少呢。
李棟混了肚飽,不知道咋的,這幾天可能真是沒啥油水,雖說偷摸著搞了兩頓火鍋,可魚肉比起豬肉少了油水,這會吃著大肉片子舒坦。
黃小天聊天的時候得知李棟竟然發表了兩篇文章,眼神都變了,能耐啊,作家,這要擱兩年前可能沒啥,可現在鄧公都說了腦力勞動也是勞動者。
隨著高考恢復,人家對文化生活追求十分強烈,各種圖書,外國名著幾乎搶購一空,新華書店一到新書排隊排的老長老長的,強烈的文化渴望,使得作家一躍成為眾多青年人追捧的目標偶像。
李棟竟然成了作家,黃小天一下子高看了幾分,這不和李棟說話都更熱情了。
這家伙兩篇文章沒賺啥錢,可地位提高了,李棟心說做個仿寫作家似乎也不錯,一年發表二三篇文章維持一下作家身份。
吃完晚飯,天剛有點麻麻點,幕布就給豎起來了,上河工挖坑的工具不要太多,至于桿子,建棚子的剩余不少,拉桿子就更不用操心了。
一聲招呼,幾十個小青年,三兩下坑挖好了,扶起桿子,掛著幕布,拉好打樁,上次韓莊放電影搗鼓半天事,在河堤上沒幾分就搞好了。
這會大家伙已經吃完晚飯,見著幕布掛起來了,一個個或是提著木樁,或是搬著石頭塊,甚至還有拿著鐵锨當坐墊,更多是脫了鞋墊屁股下面,或是席地而坐。
好一點像姑娘們抓一把茅草,稻草墊屁股下面,不等發動機安裝好,幕布前已經坐滿了人,李棟掃了一眼,好家伙,這得多少人,黑壓壓全是人頭。
不光光上河工的,還有一些周圍菜農也跑來湊熱鬧,這年月農民文化生活幾乎沒有,電視機在內陸縣城普及率很低更加不用說農村了,好多生產大隊都沒一臺電視,看電影可以說唯一的文化生活。
好不熱鬧啊,李棟發現還有人偷摸著兜售花生瓜子,李棟碰碰韓衛國。“李哥,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