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訂單大撒網,英雄初登門,混混扒門檻
“主要是是棟哥你說勞動力。”
半大孩子到六七十歲老人,這些李棟認為可以從事一次性筷子加工的勞動力。
“有一多半的人對于搞副業沒有啥想法,還有一小部分人一聽副業,轉頭就跑,按著棟哥你說,這些人有心理陰影。”韓衛國說著翻開本子。“只有不到三成的人對副業有些想法,多數是打算在自己家自留地上多種些蔬菜,還有一些打算有時間進山挖筍子,扎陷阱捉野兔,野雞賣錢。”
“哦。”
李棟微微皺眉,這比自己想象的要差很多。
“路口呢?”
李棟還以為路口公社會好一些,誰知道和梅街差不多了,除卻梅小芳搞的竹編廠周邊幾個生產大隊好一些,其他離著遠一些基本和梅街差不多,大家對于搞副業還心存顧慮,或者說很多就沒有這方面想法。
大家還是緊著工分,最多有空閑的時候在自己家自留地上多種些蔬菜,多養一頭豬啥的,這已經算是有遠見的了,還有一些一心掙工分,沒啥其他想法,只為了吃飽肚子。
梅街和路口公社,甚至里山公社這邊還有將近三分之一的社員吃不飽肚子,山區本來地就不多,人均耕地更少了,倒掛現象普遍存在。
“比想象要更差。”
好在里山公社社員對于搞副業看法更加開明一下,這多少和李棟搞的竹編廠,竹筍廠有關系,尤其是上次中秋節福利,還有這一次的年終獎影響挺大的。
現在里山公社年輕男女一個個都想要進入竹編廠,或是竹筍廠,成為一名正式工。
“棟哥,這些調查有啥用?”
幾人其實一直都挺疑惑的,李棟沒當時沒解釋太多。“有大用,一時半會不好跟你們解釋。”
“哦。”
幾人雖然不懂,不過李棟交代的工作還是會用心完成。
李棟大概心里有數了,一次性筷子訂單的主要還是要放在里山公社,其他兩家公社分攤要少一些,不過李棟相信只要有帶頭的,之后一些事情就好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