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 傳藝 上
“薛大人不必擔心。”李榮笑道,“這大元,主修勁力之道,和我國真血大道并列,原本也是一條康莊大道。但.薛大人,可知國師推行禁武令的根本,是何緣由?”
“該是為了弘揚我大吳國運,同化元國?”薛文遠就是個武將,哪懂這么多,隨意猜了句。
李榮笑了起來。
“大元空有強盛國力,卻連我大吳軍隊十分之一戰力也無。其最大根源,便在資源浪費和內耗。”
他繼續道:“元國舉國修勁,無禁武令,大部分人都能輕易在外習得武藝。而武道習練,氣血旺盛下,便極容易因沖動犯錯。
實力弱之人,沖動犯錯,造成的危害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但實力強之人,一旦沖動犯錯,其造成的影響,便是極其嚴重。
這點無法根除,因為人,只要有七情六欲,便必然會有情緒沖動之時。便必然會有犯錯之日。”
薛文遠點頭贊同,他知道李榮原本是大元之人,出身亂神教,后因見大元越發黑暗無望,于是主動投奔大吳。
亂神教的理念,原本是弱肉強食,物競天擇。而李榮更是在其基礎上,升華成,主張以絕對鐵權,握緊一切武裝,集權統治,弱化民眾,民間禁武,如此才能國泰民安。
“李大人所言極是。”薛文遠心頭隱隱有了一絲猜測,“只是你還沒說,這次來我鹿城,到底所為何事?難道是國師有令?”
“薛大人稍安勿躁。”李榮笑道,“本官此次前來,確實是奉了國師之名,前來執行試點任務。”
“試點任務?”
“不錯。”李榮手指輕輕在窗欞上敲擊,頗有節奏。“我所來,不是為了禁武令一事,而是打算,在鹿城對我國移民,實行公法制。”
“公法制!?這.”薛文遠眉頭緊皺,心神震動,抬頭牢牢盯著李榮。
“李大人,國師當真決定了?你可知道,公法制要推行,會遇到多大阻力?這阻力不是來自元國,而是來自我大吳自身。”
“我自然知曉,但時代車輪滾滾前行,不進則退,退則亡國滅種。元國淪落至此,不就是因為閉門造車,只知內戰?”李榮輕松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