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林如海:直去榮國府!
五家子弟皆禮儀不缺,畢恭畢敬,緊張的頭上冒汗……
對比之下,賈薔“無法無天”的評語,倒是一點不差。
見罷諸家子弟,尹皇后便去了偏殿,見諸家誥命。
而尹皇后一走,幾位忍了許久的重臣,就各自拿出他們的施政方略,呈與隆安帝。
或言吏治,或言冗官、冗軍及宗室勛貴之冗多,又言土地兼并之烈,人口隱匿之害,還有就是,河工!
十分激烈。
這一點,連林如海都著重提了句:“皇上,今歲春夏時,五省滴雨未下。臣查詢欽天監(jiān)記錄的氣象變化時所得之發(fā)現(xiàn),每甲子年,氣候則易出現(xiàn)一次變動。今歲兩省無雨,明歲卻不知又會如何。距離上一輪的甲子年,也不過兩年光景。所以,河工、水利,的確是重中之重。”
“嗤嗤!”
林如海話音剛落,就聽身后附近傳來一陣竊笑聲。
林如海倒沒甚么,上面隆安帝卻是震怒了,厲聲道:“叉出去,狠狠的打!”
正值火頭上,如此肅穆之事,豈容輕佻?
李暄唬的魂兒差點沒飛了,看到侍衛(wèi)近前,忙大聲解釋道:“父皇,兒臣是聽賈薔說,他有法子,才高興的笑的。父皇,兒臣真是因喜而笑啊!”
林如海聞言詫異,同隆安帝道:“皇上,也不妨聽聽他們到底有甚么法子。賈薔還未同臣提過……”
賈薔見隆安帝真怒了,瞪眼看來,忙出列規(guī)矩道:“皇上,興修水利和河工,可防洪澇,但難解大旱。若是大旱,朝廷最艱難之處,便是缺糧。缺口若太大,雖有兩湖、兩江豐收,也難賑濟全部。臣卻知道兩地,雖國土面積狹小,卻盛產(chǎn)稻米。所產(chǎn)稻米,一歲三熟。朝廷何不去多多采購一些?”
隆安帝皺眉道:“你是說安南?”
賈薔點頭道:“安南和暹羅皆是,且此二國國民慵懶,因二國從不缺雨水,隨意耕作,即可飽食,土地因此不能充分耕種。皇上,朝廷何不派些人去,多買些土地耕種,所得糧米,再運回大燕?如此,既能省些銀子,還能多得許多耕土,成為大燕糧倉……”
“荒唐!”
賈薔話音未落,就聽竇現(xiàn)厲聲道:“豈有奪他國之土,養(yǎng)己國國民之理?是不是安南若不賣糧賣地,你還準(zhǔn)備以大軍征伐之?安南、暹羅,小國寡民,若糧米皆為大燕所買,耕地為大燕所奪,安南、暹羅之民,又該何以為生?此乃仁義之師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