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九章 倉庫
龍鱗刀不在四刀之內(nèi),對材質(zhì)的要求和鍛造工藝極高,因為成本太高,所
以只專門配備于龍鱗禁衛(wèi)。
秦逍心想這倉庫之內(nèi)就儲存了十萬戰(zhàn)刀,帝國對于武備卻也不算太輕視。
“最多的時候,倉庫常備二十萬把戰(zhàn)刀,先帝只是,倉庫里至少也保有十五萬把。”許朗對甲字庫的情況自然是了若指掌:“不過如今朝廷缺銀子,庫存的數(shù)量卻也不能低于十萬把,而且給地方州軍撥發(fā)兵器也是能省則省,只要不是真的不能用,咱們這邊是不能輕易撥出去。”
秦逍問道:“咱們這里的兵器一年進出大概在多少?”
“以前是盡量多存少撥,即使撥出去了,也要迅速從兵器鍛造坊補充上來。”許朗解釋道:“不過現(xiàn)在不比從前,撥出去多少,也只能盡可能原數(shù)補回,有時候補上來的甚至比撥出去的還少,說到底,還是戶部撥銀子的時候總是摳門得緊,銀子不到,想要補充兵器自然是難上加難。這是咱們兵部的家底,能爭一分是一分,能省一分也是一分。”
“都是哪些鍛造坊負(fù)責(zé)鍛造兵器?”秦逍環(huán)顧四周,倒也是驚嘆這里面的規(guī)模,如果還是在西陵,如果沒能進入兵部當(dāng)差,那是萬萬不可能見到如此壯觀的景象。
“京畿附近有工部專門建造的鍛造坊。”許朗道:“鍛造兵器,是歸工部軍器司管,咱們從戶部要了銀子,再將銀子轉(zhuǎn)到工部那邊,給他們多少銀子,他們辦多少事兒。鐵礦、鍛造、運輸都需要花銀子,你不給銀子,工部那幫人就不動彈,有時候還占咱們便宜,給了他們一萬把戰(zhàn)刀的銀子,他們只給咱們八千把,說是鍛造的損耗也要由咱們兵部承擔(dān),反正軍器司沒有一個好東西。”
秦逍雖然對具體的事項還不是很清楚,但許朗這樣一解釋,也大概明白了是怎樣一個流程。
這些兵器追根逐源,還是銀子,兵部從戶部討要銀子,拿了銀子再轉(zhuǎn)給工部,工部拿了銀子鍛造兵器,然后再由兵部收入倉庫,等到各路兵馬需要軍器裝備,兵部再酌情撥給。
中間這一條路很長,畢竟是儲存十萬兵器的庫房,走了好一陣子,眼見快要走到頭,許朗加快步子道:“大人,其實這些庫存也沒什么好看的。屬下那里備有上好的茶葉,不如先回署里喝杯茶,你今日剛到,不用太急,以后有的是時間。”說話間,目光閃爍,秦逍瞥了一眼,隱隱覺得有些不對勁,但到底哪里不對勁,也不清楚,只是淡淡道:“我不愛喝茶,韓主事既然讓我來看管倉庫,我自然要弄清楚我看管的到底是些什么。”
他一邊說話,腳步卻不停,反倒是加快了步子,許朗先前解釋的時候倒還十分鎮(zhèn)定,但此刻卻分明有一絲忐忑,臉色分明有一絲絲不對勁。
秦逍在甲字監(jiān)混了幾年,最擅長的就是察言觀色,對方但凡有一絲情緒波動,他都能一眼看穿,此時已經(jīng)察覺許朗神色有些不對勁,不動聲色,含笑問道:“這倉庫如果補充新的兵器,是放在最外層,還是放在最后面?”
“自然是就近存放,這里面距離大門太遠(yuǎn),所以存儲時間過長的一些廢舊兵器會搬到最后面來。”許朗道,見到秦逍已經(jīng)快要走到盡頭,一只手搭在一只木箱上,許朗眼角微微抽動了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