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阻截
李良輔曾經率十萬大軍攻打甘泉堡,被宋軍火攻殺得大敗,回到西夏后,他便一直沉寂,但天子李乾順頗欣賞他,這次點名讓他成為李察哥的副將。
李良輔已經六十余歲,但辦事效率很高,上午接令,中午便率領三萬大軍出發,興慶城距離黃河只有五里,黃河從峽口便分岔成兩條,一條東黃河,一條西黃河,中間是遼闊肥沃的河套平原,高定帶著三十余萬百姓走的是西黃河,而李良輔率軍要渡的是東黃河。
數千西夏士兵用皮筏子搭建浮橋,之前唐騫一直懷疑大量渡船藏在城內,事實上并非如此,西夏沒有水城門,三百余艘大船全部藏在各個莊園內,已經被宋軍搞到了兩百五十余艘,剩下的大船已經不多了。
但浮橋剛剛搭建完成,軍隊還沒有上船,上游忽然出現了兩艘大船,每艘大船上都有數十名宋軍士兵,大船速度很快,向浮橋疾沖而來,李良輔大驚失色,急聲大喊:“士兵沖上去放箭!”
谷諭
但來不及了,兩千士兵剛跑山浮橋,兩艘大船便重重撞在浮橋上,將浮橋撞為三段,宋軍士兵隨即放火,他們將火油潑在浮橋上,點燃了烈火,撞斷的浮橋迅猛燃燒起來。
李良輔看得目瞪口呆,但他們有的是皮筏子,既然搭建浮橋不行,他便立刻命令使用中型皮筏子下水,六千只皮筏子進入黃河,每只皮筏子上運載四到五名士兵,士兵們劃動皮筏子向對岸駛去。
這一招果然厲害,兩艘大船只能遠遠躲開,黃河水面上全是密密麻麻的黑點,盡管河面寬達十幾里,但風平浪靜,水流平緩,非常適合劃船。
不到半個時辰,大部分皮筏子都漸漸靠近了對岸,就在這時,對岸忽然出現無數宋軍騎兵,他們點燃了沿岸的蘆葦,大火燃燒起來,西岸頓時火光熊熊,濃煙彌漫,數百只陷入蘆葦蕩中的皮筏子被大火包圍,前后無路,士兵紛紛跳下水逃命。
在彌漫的煙霧中,劉瓊率領宋軍騎兵在疾奔射箭,他們的目標卻是皮筏子和水中掙扎的西夏士兵。
一般皮筏子上都有一塊木板,但木板比較薄,并不是起浮力作用,而只是固定支撐,平衡對于皮筏子十分重要,尤其這種乘坐四五個人的中型皮筏子,一旦下方的羊皮筏漏氣,整個皮筏子就會失去平衡。
箭如雨發,不斷有皮筏子傾翻,士兵落水。
后方的皮筏子紛紛掉頭,重新返回東岸,落水士兵除了少數人抱著羊皮囊游回對岸外,其余三千余落水士兵全部被宋軍騎兵射殺,或者溺斃在黃河之中。
一時間,李良輔也無計可施,對岸竟然有一萬騎兵阻截,不管自己從哪里渡河,都逃不過對方的截殺。
.........
六萬宋軍騎兵出現在興慶府以南約三十里處,陳慶得到斥候消息,西夏軍已出兵,他立刻率八萬后援大軍北上,在距離六萬宋軍騎兵二十里外,等待著兩軍大戰。
此時六萬大軍分成三個方陣,呈倒‘品’字型排列在一片曠野里,橫長約十里,氣勢恢宏,秋風勁起,大軍戰旗獵獵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