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六章 燭道
崤函古道的北面的滔滔黃河,南面是崇山峻嶺,其間布滿了高臺和溝壑,生活在這一帶的獵人和采藥人常年活動于其中。
輜重大車和馬匹牲畜只有一條道,但如果是身手矯健的士兵,攀山越嶺也能過得去。
一支三千人的軍隊在一條山溝內疾行,山溝兩側的灌木叢或者石頭縫里偶然能見到白森林的動物骸骨。
“這一帶有不少山豹出沒,它們翻山越嶺如夷平底,老弱山羊都逃不過他們的利爪。”向導官魏平指著兩邊的山羊骸骨道。
魏平年約三十歲,虢州盧氏縣獵戶出身,五年前加入西軍,屢立戰功,升為副指揮使,這次他是主動找到劉瓊,給他指點了密道。
劉瓊點點頭問道:“這條山溝通往哪里?”
“很快到盡頭了,然后爬上去,穿過一片二十幾里的樹林就過了閿鄉縣。”
“這里距離閿鄉縣有多遠?”
“大概二十幾里,過不去的。”
軍隊走出數里,前面果然是山谷的盡頭,一條斜坡向上,斜坡上方有幾塊突兀的大石,已有士兵將繩梯捆在大石上,其余士兵拉拽著繩梯向上攀爬。
這些士兵個個身材高大強壯,后背短矛弩箭,腰挎長刀,還背負著一袋十斤的火油,還有干糧袋,幾乎每個士兵都背負著三十余斤的重量。
爬上山崗,前面是一望無際的松樹林,劉瓊向北望去,只見二十余里外,依稀可以看見城墻上的大旗,那里便是閿鄉縣了。
劉瓊一揮手令道:“加快速度!”
他帶著士兵鉆進樹林,繼續向北疾奔而去,
陜州制置使正是荊襄之戰中叛變的宋將孔彥舟,他在江陵慘敗,幾乎全軍覆滅,繼而被完顏昌冷待,不過完顏兀術卻比較欣賞他,封他為都統制,出任陜州制置使,統帥兩萬偽齊國精兵。
孔彥舟盡管人品卑劣,但也有過人之處,否則不會被完顏兀術重用,在別人都以為陳慶下一步要進攻河東時,孔彥舟兩次向完顏兀術上書,他認為陳慶在攻打河東之前,一定會先攻下陜州和虢州,保證關中的絕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