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六章 調研(下)
“是運氣很好,若不是碰巧去了陜州,他們還過不來。”
“然后呢,現在是什么境況?”陳慶又問道。
“然后嘛!他是瘸子,不好找事做,我們家就借了三十貫錢給他,說是借,但也沒指望他們還,他們就租兩間屋,前店后房,開了一家小雜貨鋪,一家人就靠小雜貨鋪生活,兩個孩子一兒一女,兒子九歲,女兒十三歲,女兒去大戶人家做使女了,兒子跟父母看店,年初舅舅被我娘罵了一頓,就送兒子去學堂讀書了。”
“開店一個月能掙多少?”
“具體我不知道,但肯定不會多,就賣個針頭線腦的,一個月能掙多少錢?”
陳慶倒有幾分興趣,確實比較典型,屬于低層百姓中還比較差一點,至少農民還有土地,其他底層百姓四肢還健全。
不多時,他們來了一片嘈雜喧鬧的貧民區,一群群孩子在街頭玩耍,兩邊都是低矮的泥墻瓦房,以前都是茅草房,這幾年才漸漸改成瓦頂。
幾乎家家戶戶門口都擺著一只煤爐子,燒蜂窩煤,蜂窩煤是陳慶給與川陜城市居民最大的福利,燒柴太貴了,有了十分廉價的蜂窩煤,在做飯之余,還可以燒幾壺開水,誰都知道水燒開了喝不容易拉肚子,以前是條件不允許,現在可以燒開水了,甚至每隔十天半個月,全家還能燒一大桶水洗個澡。
“這里每逢下雨就是一片泥濘,寸步難行,而且臭氣熏天,去年開始縣衙組織人力挖了下水溝,溝上鋪了石板,污水都排到城外去了,現在干凈多了!”
陳慶點點頭,長安知縣正是韋清,楊元清的大舅子,上任后做了不少實事,而且很有頭腦,像西南區挖排水溝,就是組織當地男子義務挖溝,縣衙也就出百貫錢買了一批舊石板,就把這個困擾多年的大問題解決了,所以不在于有沒有多少經驗,關鍵是有沒有那個心去做,你有些事或許想不到,但手下會給你出謀劃策。
“殿下,就是這里了!”李勝指著旁邊一家小雜貨鋪道。
陳慶打量一下,店鋪確實很不起眼,還在巷子里面,不是當地居民還真不知道,但話又說回來,外面人也不會跑來這里買雜貨,說明店主比較聰明,不花更多的錢租臨街店鋪。
“舅娘,大舅呢?”
李勝進門打了個招呼,一個三十余歲的婦女探頭看了看,笑道:“阿勝來了!”
她回頭大喊,“他爹,阿勝來了!”
從旁邊小門走出一個中年男子,一瘸一拐,長得小鼻小眼,臉上布滿了皺紋,他看了一眼李勝,眼中憂慮道:“阿勝,你有事嗎?”
李勝笑道:“大舅,不是來問你要錢的,我就是陪我家將軍來了解一些民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