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清理
“殿下,我夫君是宣和六年進士出身,出任太學助教,靖康之后就辭官在家了,偽齊國幾次請他出來任官,他就不肯答應,五年前終于惹惱了偽齊國,他們把我們一家趕出家門,所有家產全部沒收,幸虧我們在柜坊里還存了點銀子,就買了這間小院。
偽齊覆滅后,完顏兀術又派人來請我夫君當汴梁縣丞,夫君還是一口回絕,那些投靠偽齊的人,誰不是住高宅大房,富得流油?我夫君甘守清白,才會這么落魄。”
“夫人說得對,不愿事賊的人都不會混得好,但絕不會一直都是這樣,總會有撥云見日的一天。”
陳慶把木盒子推過去,“這是你祖上留下的傳家之物,繼續傳給子孫吧!”
陳慶又給張曉使個眼色,張曉會意,笑道:“富公子寫幾個字給我看看!”
雖然富弘是進士出身,但要過張曉這一關,還得拿出真本事來,只是看在陳慶的面上,張曉已經用最低的標準了。
富弘從懷中取出一本抄書,遞給張曉,“這是我昨晚抄寫的《論語》,準備給我兒子當教材。”
張曉接過抄書看了看,暗暗贊許字寫得著實漂亮,他欣然取出自己的一張帖子放在桌上道:“富公子明天一早來府衙找我,我這邊需要幫手,職務和待遇都不會讓你們失望!”
..
入夜,陳慶在大營內細讀一本冊子,這是富弘送給自己,是他父親呂長頌在建炎三年和建炎四年之間寫的一本筆記。
內容就是關于汴梁未來的出路,呂長頌提到了汴梁的四種出路,一是長期維持偽齊國的畸形繁榮,但總有一天會隨著偽齊國的垮塌而崩盤。
&r/> 第二個出路是由于女真人的長期占領,汴梁失去了都城地位,會慢慢衰敗下去。
第三條出路是宋軍收回汴梁,重新恢復為京城,那么汴梁就會逐步恢復宣和年間的盛景。
第四條出路是宋軍收復了汴梁,但汴梁不再為都城,這是最有可能的一條,呂長頌認為,大宋王朝不會放棄臨安,一定會沉溺于臨安的溫柔鄉中。
如果出現第四種情況,若要振興汴梁,首先就要改變汴梁的定位。
汴梁最大的優勢就是交通便利,完全可以把汴梁打造成為中原地區的物資轉運中心,這個思路和陳慶的想法完全一致,但有一點陳慶沒有想到,呂長頌提出可以招募汴梁的男子去疏浚汴河,給他們掙錢的機會。
這樣一來,汴河的航運又能重新發揮起來,然后把陳留的倉庫群遷徙到汴梁,物資轉運中心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