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訴苦
“你的建議沒錯,只是增兵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br/>
陳慶給她解釋道:“目前大同府的兵力有一萬人,折彥質也是所有都統中兵力最少的,原因還是我不是很信任折彥質,我擔心在河東北路出現一個新的割據勢力。
所以這幾年我一直在暗中觀察,總得說來,折彥質表現還不錯,很謹慎小心,他的防御范圍沒有向南擴大,還是只限于大同府和應州,正是介于他這三年的表現,我準備把他的兵力擴大到三萬人。
但就在我要下令增兵的時候,情報司給我送來一個消息,折彥質在去年得了一個兒子,但他沒有向軍部司備桉,這是違規的,影響到了我對大同府的軍事部署?!?br/>
趙瓔珞是女人,她更容易從女人和母親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她沉思片刻問道:“折彥質年紀有六十了吧!我小時候就聽說他了?!?br/>
“差不多快六十了?!?br/>
“夫君,他的子侄都戰死沙場,終于老來得子,他對兒子的鐘愛可想而知,他可能是不想兒子離開自己身邊,才不得不向軍部司隱瞞,我相信夫君本來是信任他,才讓他率軍鎮守大同府,不應該為一個孩子之事就對他有疑慮吧!”
陳慶點點頭,“你說得很有道理,我會考慮,或許下半年我會去一趟大同府,親自和折彥質談一談?!?br/>
........
隊伍一路向南行軍,朝行暮宿,五天后,隊伍過了劍門關,進入四川路,率先抵達劍州,但隊伍沒有停留,又走了兩天,隊伍終于抵達了成都府。
四川路行臺尚書長史呂青山、兵馬使鄭平、知府鄭愛農等軍政高官出城來迎接陳慶到來。
陳慶和眾人寒暄幾句,隨即進入城內,下榻貴賓館,陳慶先接見了呂青山,呂青山帶有內政堂參事頭銜,實際上就是內政堂外派長駐四川路,是四川各州府和內政堂之間的一座橋梁。
呂青山不愧是朝廷相國出身,這幾年把四川路治理得井井有條,內政堂的參事們都對他贊譽有加。
“現在四川路最大的問題就是稅賦有些偏重,民間頗有怨氣,尤其河南路免稅十年的消息傳來,讓很多官員都有意見?!?br/>
“長史給他們解釋了嗎?為什么要免稅十年。”
陳慶澹澹道:“相信長史應該很清楚河南路的情況?!?br/>
呂青山連忙道:“我當然給他們說過了,河南路百姓飽受摧殘,昔日的帝都腹地變得千瘡百孔,免稅十年是為了修養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