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七章 決戰
戰鼓聲中,傳令兵在陣前左右疾馳,向各部傳達軍令,而早有準備的神策騎兵已經開始如同翅膀一般,向兩側延展開。
四千騎兵,分左右兩翼,何太極和嚴越一左一右,澹臺懸夜則是坐鎮中軍。
戰鼓一響,側翼的兩名將領就按照事先的戰術布置,準備迂回到敵陣兩側。
隨著騎兵迅速向兩邊扯開,一開始速度還算平穩,但騎兵隊形扯開之后,速度便快了起來,真的如同翅膀扇動一般,呈半弧形迅速迂回包抄過去。
澹臺懸夜面色冷峻,他很清楚,到了這個時候,就算秦逍那邊看出神策騎兵突襲側翼的戰術意圖,那也無法做出任何變化。
秦逍在東北本就是大批使用騎兵,對于騎兵的使用肯定是非常清楚。
今次決戰之前,秦逍肯定就已經
知道雙方對決之際會出現的狀況,但是在騎兵數量天然的弱勢之下,徐州軍根本無力做到安排大量騎兵于兩翼,形成騎兵對戰騎兵的局面。
徐州軍的軍陣十分方正,主力囤積在中路,兩翼則是部署大量的盾牌兵和長槍兵。
這也是澹臺懸夜在決戰之前就預料到。
徐州軍的戰術,也是一眼就能看穿。
他們自然是想在兩翼以盾牌兵作為屏障,以長槍兵配合盾牌兵阻擋神策騎兵的攻勢,而中路的重兵則是與神策軍進行殊死決戰。
其實這已經是存在著巨大的風險。
如果兩翼能夠擋住神策騎兵,為中路爭取時間,秦逍率領中軍撲上,與神策軍主力進行搏殺,或許還能有一搏之力。
但前提卻是徐州軍兩翼一定要擋住騎兵。
否則騎兵一旦突破兩翼,立時就會出現在徐州軍中路主力的后方,如此一來,中路主力就將陷入被前后夾擊的態勢,幾乎就注定要大難臨頭。
從對方的部署來看,兩翼確實安排了不少人馬,但在澹臺懸夜看來,敵軍兩翼想要阻擋神策騎兵的突襲,幾乎沒有任何可能。
如果他們挖掘壕溝修建柵欄甚至設下拒馬樁,或許還能阻擋一時,但僅靠盾牌兵和長槍兵就想在這平原之上擋住騎兵,那簡直是異想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