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六章 孤注一擲
澹臺懸夜笑道:“果然是伶牙俐齒。”
“澹臺懸夜,其實你還有機會幡然悔悟。”秦逍道:“東極天齋禍亂大唐,你殺死了道尊,如果立刻向圣人請罪,這倒算是一件功勞。我可以和你一起去見圣人,幫你說情,也許圣人開恩,會寬恕你的過錯,你看如何?”澹臺懸夜盯著秦逍,笑道:“你幫我說情?”仰頭大笑,似乎聽到了世間最好笑的笑話。
秦逍知道眼前這人心狠手辣,修為又是極其了得,不敢有絲毫的掉以輕心,微側(cè)身子,眼角余光戒備那邊的禁軍箭手,以防有人突施冷箭。
“秦逍,說句真心話,本將很欣賞你。”澹臺懸夜平靜道:“你為人很重情義,當初西陵突變,你不遠千里從西陵趕到京都,為了收復(fù)西陵替黑羽將軍報仇,可謂是不畏辛勞艱難,本將看在眼中,很是欽佩。”單手背負身后,道:“在你眼中,本將如今所為,似乎是大逆不道,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我本是在一條船上的人。”
秦逍一怔,皺眉道:“我不明白!”
“你效忠圣人,甚至不顧艱辛領(lǐng)兵出關(guān),冒著風險前往東北練兵,目的是為了什么?”澹臺懸夜緩緩道:“歸根到底,你是否是想有朝一日能夠看到西陵回歸大唐?如能親手斬殺李陀,更是你夢寐以求的夙愿?”
秦逍微一沉吟,卻是點了點頭。
這一點他不必隱瞞,對于自己的目標,無論是圣人還是公主,那都是一清二楚,澹臺懸夜知道也是理所當然。
澹臺懸夜淡然一笑,道:“西陵有變,丟城失地,朝野震驚。任何一位有作為的皇帝,都會迅速做出反應(yīng)。大唐立國,威震天下,唐騎所至,四夷拜服。大唐的威嚴和榮耀,從來不是因為那面旗子本身的緣故,而是在唐騎之下,堆積如山的尸骨。多少大唐將士埋骨沙場,為了保家衛(wèi)國,流盡一腔熱血。”
秦逍有些愕然看著澹臺懸夜,不管此人為人如何,澹臺懸夜這番話倒并無差錯。
“當初為了平定西陵,成千上萬的大唐將士埋骨在那片土地。”澹臺懸夜嘆道:“西陵是我大唐不可分割的領(lǐng)土,兀陀人對西陵虎視眈眈,可是我大唐卻從未放棄過西陵,為了守衛(wèi)西陵,同樣有無數(shù)大唐將士浴血奮戰(zhàn)。可是西陵丟了,偌大的疆土,割據(jù)自立,甚至成為兀陀人的爪牙。”頓了頓,凝視秦逍道:“你可還記得你抵達京都之后的情形?”
秦逍點頭道:“自然記得。”
“那你自然記得,西陵丟失,天下激憤,就連市井百姓都知道應(yīng)該不惜一切代價將之收回。”抬起手,冷笑道:“可是看看京都的官員們,他們在做什么?他們想的不是收復(fù)失地,而是唯恐承擔丟失西陵的罪責,互相攻訐,西陵三郡竟然及不得他們的官袍重要。還有,咱們的圣人.....那位天子,她又做了什么?為了平息眾怒,拉出一批替死鬼,殺之平激憤。可是那又能如何?殺了一群無能官員,西陵難道能收回來?”
這一瞬間,秦逍竟是與澹臺懸夜有英雄所見略同之感。
“唐人勤勞淳樸,若是在一頭雄獅的帶領(lǐng)下,亦是勇武出眾。”澹臺懸夜淡淡道:“可是唐人最大的弱點,就是善忘。很多事情發(fā)生之后,他們會義憤填膺群情激奮,但用不了多久,他們就會被其他事情吸引,將應(yīng)該牢記的事情拋之九霄云外。西陵丟失還不到兩年,你看京都現(xiàn)在可還有多少人在提及那片土地?”
“你該不是想說,你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收復(fù)西陵?”
“不!”澹臺懸夜搖搖頭,緩緩道:“我要做的不只是收復(fù)西陵,而是再造大唐。帝國安逸的太久,許多人甚至忘記大唐是以武立國。京都歌舞升平,讓許多人還沉浸在大唐的繁華之中。帝國正在奢靡安逸之中衰老,這頭雄獅的牙齒正在漸漸消失曾經(jīng)的銳利,如果繼續(xù)沉醉下去,大唐帝國將不復(fù)存在。所以我必須用這種手段來喚醒大唐。”往前走出一步,看著秦逍道:“我知道你也是胸中有抱負的男兒漢,所以如果你愿意,我們可以攜手重造大唐的輝煌。只要你答應(yīng)效忠于我,我可以讓圣人頒下旨意,賜封你為東北王,甚至可以幫你鏟平遼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