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身世
回去的路上,沈妙想著顯德皇后說的話,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靜妃到底是“母子平安”了,顯德皇后并未因此而惹上什么是非,看上去似乎是十分圓滿的結局,沈妙卻怎么都覺得不大對勁。等回了睿親王府,天色幾乎已經快要亮了,這時候再睡便已經很晚,況且沈妙也沒有心情休息。
驚蟄和谷雨見狀便分吩咐小廚房給他們二人去煮點甜湯來。沈妙和謝景行回到屋子里,將門掩上,坐到桌前,看著謝景行道:“靜妃懷了孩子,盧家現在該如何?”
按理來說,文永樂帝沒有別的子嗣,于是靜妃所懷的孩子便是珍貴了,若是她懷著的又是個兒子,這未來的儲君之位只要不出意外,順理成章的都該是靜妃肚里孩子的囊中之物。按理來說應當是這樣,可是顯德皇后的話里,卻很是不以為然,這便有些令人深思,除非永樂帝還有別的孩子,否則又何以如此?盧家因著靜妃如今有恃無恐,永樂帝對付盧家的計劃就要因此擱淺么?
沈妙覺得不可能。
謝景行聞言,淡道:“皇兄已經對盧家出手了,現在生不生都沒有區別。”
這話里的意思是,靜妃肚子里的孩子是一回事,盧家的結局又是另一回事。至多不過是靜妃因著孩子暫且保住一命,盧家還是按照最初的計劃覆亡。
沈妙皺了皺眉:“我與皇后娘娘說了些話,覺得有些奇怪,聽聞皇后娘娘曾經小產過,卻是因著靜妃。這其中是否是故意為止暫且不說,但就算皇后娘娘的性子再如何大度,又怎么能安然無恙的看著靜妃安好這么多年。”
謝景行正在給她倒茶,聞言卻是動作一頓。
沈妙盯著他:“你老實告訴我,皇上為什么到現在都沒有子嗣,是故意為之還是不得已而為之?”
她想來想去,覺得永樂帝沒有子嗣這一條也實在是太過于奇怪了。每一任帝王,不管是明君還是昏君,都希望自己的子嗣越多越好。皇子越多,相互制衡,皇朝的局面也就會越穩定。便是傅修儀這樣的人,也是從來不缺子嗣的。之前沈妙就奇怪,永樂帝政績如此出眾,百姓安居樂業,又怎么會到現在還朝廷不穩,后來見到子嗣這一頭反倒是明白了。因為永樂帝沒有子嗣,光是這一點,朝臣就會頗有微詞,說起來永樂帝已經很了不起了,若是換了尋常的帝王,若是身下無子,別說平衡這么多年,怕是早就被人摘了黃袍,攆下臺做尋常人了。
謝景行許久之后才看向沈妙,目光有些奇怪:“你很想知道么?”
“你從皇家狩獵場上回來后昏迷不醒的時候,我預感到有些事情會生出變化,但是當時我剛來隴鄴,對大涼的局勢也不甚了解,因此并不能忙得上什么忙,所以除了去鳳頭莊找那位''高人'',其余的事情一概幫不上忙。”沈妙道:“我不喜歡這樣被動的自己,若是有朝一日你也有大事要做,我總歸希望自己不是無用的。然而我什么都不知道,就算有心,又如何幫的上忙呢?”
謝景行看了她一會兒,突然嘆了口氣,半是欣慰半是調侃的摸她的頭,道:“我們家嬌嬌不僅會算機人,還會體貼人啊。”
沈妙撥開他的手,道:“你總不能讓我做個只曉得吃飯的米蟲。”
“我可不敢小看你。”謝景行笑嘆:“既然你想知道,我不會隱瞞。你曾告訴我你做過一場真實的夢,那個夢很悲慘,現在我要告訴你的可不是夢,實實在在發生過的事情。”
“隴鄴到定京的路快馬加鞭也要小半年才能到達,你是不是一直想知道,當初我為什么會成為臨安侯的兒子?這么多年明明知道自己的身世卻不回大涼。不是因為我不想回,是我不能回去。”他的目光漸漸變的犀利起來。
謝景行的真名叫謝淵,字景行,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意,代表著為他取這個名字的人希望他能做一個品行崇高之人,且不說這個名字最后的意義究竟有沒有成,總歸顯出取這個名字的人對他濃濃的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