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尋找新制衣廠
公家的制衣廠只有兩家。
一個青山制衣廠,一個白云制衣廠,合起來就是青山白云。
這一看就是上頭的手筆。
每個縣城里要么不設(shè)制衣廠,要么最低設(shè)兩家,對標作業(yè),相互牽制,以防一家獨大,做出一手遮天欺下瞞上的事兒。
兵哥還說,兩家制衣廠共同起步時不相上下。
后來白云制衣廠先發(fā)展了起來。
白云制衣廠的廠長是個猛人,親自坐火車南下、坐船闖港區(qū)。
因為港區(qū)就是時尚風(fēng)標。
白云制衣廠的廠長在那邊苦心進修,將那邊時興的服裝元素精心挑選后帶回大陸,讓白云制衣廠出的服裝一度大賣特賣,業(yè)績可觀,幾乎把青山制衣廠壓著打。
然后,青山制衣廠急了。
楊青林當時也學(xué)著白云制衣廠的路子親自南下,可他到底晚了一步,做出來的款式也不如白云制衣廠的好看舒適。
更重要的是,白云制衣廠早已經(jīng)在當?shù)卮虺隽嗣谩?br/>
當時的白云制衣廠厲害到不僅僅在當?shù)劁N售,連其他縣城的制衣廠也慕名前去他那里拿貨,賺差價。
就在他們都以為白云制衣廠一家獨大時,風(fēng)向忽然又變了。
青山制衣廠一夜翻身,一連做出好幾個大賣的款式,一路突飛猛進,大有把白云壓在地下打的架勢。
事實的確如此。
翻身的青山制衣廠像是開了掛,無論白云怎么出新款,青山總是會快他一步,搶占市場,令白云制衣廠的貨擠壓在倉庫賣不出去,營業(yè)額一降再降,甚至進入了無法回血的虧本狀態(tài)。
青山制衣廠逐漸名聲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