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秦皇帝鎮國符
第一章。
洛陽沒有理睬一活人一陰物的嬉戲,孜孜不倦彈劍百千,當太阿一劍以一個詭譎姿勢傾斜懸停,洞內光芒驟然黯然,徐鳳年這時才知道滿室“星輝”,竟然是一線造就,經過琉璃鏡面次次折射,才讓洞內亮如白晝,洛陽的抽絲剝繭,眼界是天象范疇,手法則無疑是指玄境的巔峰,這讓徐鳳年心頭浮現一抹陰霾,陰物也停下動靜,洛陽一揮袖,除去太阿劍,其余是一柄飛劍都還給徐鳳年。她來到銘刻無數古體小篆的銅門前,陰文陽文兩印各占一半,徐鳳年走到門前,伸手觸及,自言自語道:“是大秦帝國左庶長的兩封書,一封王書,一封霸書。各自闡述王霸之道,只不過后世只存有一些殘篇斷章,聽潮閣就只存有三百余字,字字珠璣?!?
洛陽問道:“你認得兩書內容”
徐鳳年沒有直接回復女魔頭,只是陶醉其中,咧嘴笑道:“我被李義山逼著學過大秦小篆,回北涼以后,師父若是知道我背誦下完整的王霸雙書,還不得開心壞了,保管會跟我多要半斤綠蟻酒?!?
洛陽也未跟徐鳳年斤斤計較,沉默不語。那頭四臂陰物沒了雷池禁錮,搖搖晃晃,在門外悠游逛蕩。徐鳳年雖然幾乎過目不忘,但為了加深記憶,邊讀邊背雙書,事后閉上眼睛默念一遍,牢記于心。做完這一切,回頭看了一眼白衣魔頭,見她毫無動靜,呲牙問道:“你還不動手不是要借命開門嗎記得還我?!?
洛陽平靜道:“我只知道要皇親宗室遺孤血液作鑰匙,具體如何開啟銅門,并不清楚?!?
徐鳳年問道:“你什么都不知道,就敢闖進秦帝陵”
洛陽理所當然道:“天命恩賜之物,不取反罪?!?
徐鳳年知道靠不住她,獨自摸索銅門之秘,半響過后,洛陽輕描淡寫丟下一句話,“你的那柄飛劍還能擋下一炷香時間,洞頂星空已經全部逆轉,機關已經觸發,到時候我就殺了你,潑灑鮮血在銅門上?!?
徐鳳年一臉陰冷笑意,“倒了八輩子霉才遇上你?!?
洛陽竟然被點頭笑道:“彼此彼此。”
徐鳳年瞬間陽光燦爛,“嘿,我這人說話不過腦子,你吶,千萬別上心?!?
洛陽一語揭穿,譏諷道:“死到臨頭還不肯多說幾句真心話,你這輩子活得也太遭罪了。你們離陽王朝的藩王世子都這么個凄慘活法”
徐鳳年不再搭理洛陽,神情冷峻望向銅門,也虧得有李義山當年的治學嚴苛,徐鳳年對大秦這種古體小篆并不陌生,加上上次游歷江南道,聽過那一場曲水流觴談王霸,可以說后世爭鳴,大多濫觴于眼前雙書,不論順流而下還是逆流而上,都可以相互印證。徐鳳年在焦頭爛額時,還聽到洛陽說著風涼話,只有半柱香功夫好活。徐鳳年記起白狐兒臉開啟聽潮閣底樓的法子,咬牙亡命一搏,躍身而起,拿手指劃破掌心,鮮血直流,在兩扇銅門上共計拍下拎出九字,陽五陰四,安靜等了片刻,銅門巋然不動。徐鳳年無需轉頭,都知道太阿一劍在空中顫顫巍巍,這九字屬于他推測出來不合文章大義的錯字,要是有一字錯誤,就得把小命交代在這里了。
洛陽顯而易見心情不佳,不過仍不忘恥笑這位北涼世子,嘖嘖道:“再多放幾斤血試試看,別小氣。”
徐鳳年二話不說,劃開另一面掌心,正要放血入槽,兩扇銅門吱呀作響,在兩人震驚視線中緩緩露出異象。
左手王書陽字印銅門,紅亮如旭日東升。右邊霸書陰文銅門,青晦如無星無月夜幕。兩書六千字開始推移轉換位置,如水串流,兩扇三人高的銅門最終變幻縮小成等人高的兩件物品,以洛陽的心性和見聞,都是一臉玩味驚訝,足可見呈現在他們眼前的物件是何等詭異珍稀。
一件鮮紅龍甲。
一件藏青色蟒袍。
紅葉落火龍褪甲,青松枯怪蟒張牙。
徐鳳年下意識說道:“左龍右蛇,對峙了整整八百年啊。”
洛陽瞇起眼,“紅甲歸我。念你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青甲歸你。”
徐鳳年也不客氣,一臉樂呵道:“沒問題,回頭我送徐驍去,這套將軍甲,威風大了?!?
洛陽平白無故得了火龍甲,不拿也不穿上,讓陰物穿上,綽號小嬰的它似乎忌憚公主墳大念頭的手腕,無需發話,只是一個凌冽眼神,就主動披上這套古怪甲胄,說是披甲,其實陰物一臂才觸及龍甲,紅甲便如靈犀活物,水涌上陰物身軀,繼而好似凝結成冰,將其籠罩甲內,只不過龍甲散發至陽氣息,與陰物天生相克,火焰繚繞,灼燒得厲害,連不知疼痛的陰物都發出一陣尖銳怪叫,四臂拼命去試圖撕下紅甲,洛陽冷眼旁觀,還是徐鳳年生怕這陰物跟珍貴龍甲同歸于盡,小心翼翼伸手一探,大概是龍甲本身受他鮮血恩惠,陽火猛然一熄,溫順得如同見著了自家男人的小娘子,陰物這才安靜下來,徐鳳年才試探性縮回手指,火焰便劇烈燃燒,就像一座火爐,徐鳳年搭上火甲,火爐才停下,如此反復驗證了幾次,徐鳳年確定這具火甲果真聽命于自己,猶豫了一下,沒有讓陰物活活燒死在甲內,先替它剝下紅甲,徐鳳年這才穿上那件青蟒袍,甲胄看似厚重,穿上身才知輕盈如羽,冰涼沁人,心脾舒泰,閉上眼睛,便能清晰感受到一股玄妙氣機流轉,只聽說過滴血驗親,還真沒聽過滴血認甲的。
洛陽伸手觸及火龍甲,她披上以后,火焰比較陰物披甲還來得旺盛,火焰如紅龍長達丈余,盤旋飛舞,熱浪撲面,徐鳳年看著就覺得疼,不過洛陽神情平靜,徐鳳年不得不佩服這女魔頭的雄渾內力。
銅門消失以后,眼界自然大開。
一條道路露出在他們眼前。
俑人夾道,兵戈相向。
一眼望去,道路沒有盡頭。
洛陽先行,徐鳳年跟陰物隨后,僅就道路兩旁兵馬俑數到三百多個后,才見盡頭,九級臺階之上,擺有一張龍椅,坐有一具枯白尸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