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面北背南
徐鳳年仍是左手緊握那柄涼刀,巋然不動(dòng)。
年輕宦官微微皺眉,始終以雙指夾住涼刀的手臂想外挪開,向前踏出兩步,然后這一掌拍在徐鳳年額頭之上。
徐鳳年整個(gè)人倒滑出去。
雙腳在小街地面上上犁出一條青石翻裂的十?dāng)?shù)丈溝壑,只是距離年輕宦官越遠(yuǎn),由深及淺,而徐鳳年身后的雨水,為磅礴氣機(jī)所擠壓,傾斜懸掛,清晰可見。
徐鳳年一腳后撤一步,一腳前踏一步,穩(wěn)住身形。
雙腳輕輕踩在青石街面上,就像生出兩朵池上蓮花。
年輕宦官略微訝異,但是隨即釋然。
年輕藩王仍是從自己雙指之間拔走了那柄普通材質(zhì)的涼刀。
今夜雨中兩人之戰(zhàn),是一場境界高遠(yuǎn)的意氣之爭,有無兵器并不是勝負(fù)關(guān)鍵,何況這柄涼刀又不是什么神兵利器,說不得還是件累贅。
但是年輕藩王如此執(zhí)著于不愿棄刀,想必是因?yàn)榇巳诵闹心撤N根深蒂固的念頭,正是寄托在此刀之上。
也許是手中這一把涼刀意義非凡,但也許是所有北涼刀握在手中即可。
到底是哪一種,很簡單,打碎他手中的那柄涼刀即可辨認(rèn)。
年輕宦官抬起手臂,隨手一抹。
雨點(diǎn)串連成線,最終凝聚鑄造出一柄三尺意氣劍。
借劍一事,曾經(jīng)盡得李淳罡精髓的徐鳳年并不陌生,相反正是當(dāng)今江湖最為熟稔此事的宗師大家,徐鳳年如果自稱第二,恐怕連以劍術(shù)得道的桃花劍神鄧太阿,都不好意思自稱第一。
但是這一刻,徐鳳年看到這一幕后,如同眼前鋪開一幅以前從未見過的陌生畫面。
未必是年輕宦官此舉境界更高,雙方都是天人,并無高下之分,但是年輕宦官的手筆,氣魄奇大,哪怕眼下敵我之分,也不得不由衷佩服。
如果說羊皮裘老頭兒的借劍,無論是與人借真劍,還是與天地借劍意,都有一種我李淳罡想還便還、我想不還就不還、哪怕你是老天爺也奈何不得我的氣勢。
那么這位年輕宦官就走了另外一條路子,我不與天地爭搶,只在天地之間自行造化。
這就像李淳罡并非做不到,只是才氣太高天賦太好,所以很懶散,但是年輕宦官卻有那份勤懇。
徐鳳年四周雨水好像出現(xiàn)片刻的停滯,然后身形一閃而逝。
年輕宦官閉上眼睛,如聽雨聲。
然后隨手向后一劍揮去。
三尺雨水在揮劍之后便消逝不見。
年輕宦官又從雨中抹出一劍,這一次揮向了左手側(cè)面。
一劍復(fù)一劍。
雨勢不減,雨水不停,年輕宦官手中三尺劍已經(jīng)換了六十次。
徐鳳年始終沒有現(xiàn)身,如果不是年輕宦官始終不曾停止向四面八方出劍,可能糜奉節(jié)樊小柴兩人都要以為年輕藩王撤出小街了。
年輕宦官神態(tài)閑適,出劍之時(shí)仍有余力開口:“在我心目中,除去存在本身即象征著人間巔峰的呂洞玄不說,高樹露,李淳罡,王仙芝,這三人在各自意氣巔峰時(shí),才算舉世無敵,并非他們時(shí)時(shí)刻刻都堪稱人間無雙,比如李淳罡重出江湖后在廣陵江畔的時(shí)候,還有王仙芝留在東海武帝城而不是身在北涼的時(shí)候,那時(shí)候,即便我在太安城,也不是他們的對手。恐怕只有呂祖才能與之匹敵,而且雙方必然打得酣暢淋漓,互相皆有勝算。”
“至于你徐鳳年,終究還是差了些。其實(shí)你只要不舍棄前世前身,也能走到那個(gè)高度,只是你不愿寄人籬下,自行毀去了這份氣運(yùn)。否則天大地大,誰又能攔你徐鳳年隨心所欲殺了皇帝趙篆,然后逍遙江湖又有很難北涼擋不擋得住北莽百萬鐵騎,與你一人獨(dú)享天人忘憂又有何關(guān)”
年輕藩王始終沒有現(xiàn)身也沒有答話。
這位氣勢雄偉的年輕宦官也不以為意,輕輕揮袖。
天地為之寂靜。
小街上遮天蓋地的雨幕就那么完完全全靜止停住。
青石板上,那些雨水也不再往低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