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為什么值錢
神首刀在天下七大名刀之中排名很低,所以李叱想著其他的刀如果都搞到的話,自己豈不是發財了,在大街上擺個攤子,把七大名刀一字排開,想想就很牛皮。
不多時,李叱拎著幾卷宣紙出來,遞給夏侯琢道:“剛寫的,你要不要看看。”
夏侯琢抬頭看著天空說道:“你是不是覺得,冀州城里那些達官貴人,那些文人墨客都是傻批。”
李叱道:“沒有,咱們就當假的賣啊,當真的賣那不是騙人嗎?!?br/>
夏侯琢:“你......果然是把他們當傻批?!?br/>
一個時辰后,三月江樓。
雖然很倉促,但是聽聞有嵩明先生的貼身印章拍賣,還是來了不少人。
主要是嵩明先生名氣實在太大,他曾是大楚帝師,但又不貪戀功名,教導出來一代明君,然后就功成身退。
他寫的字,說一個字就價值萬金不為過。
嵩明先生流傳下來的真跡還是有一些的,因為他還算高產而且自己覺得滿意的作品也為數不少,但是就算是在他活著的時候,他的字也是萬金難求。
在嵩明先生的家門外,每次往外扔垃圾的時候,都會有一群狂熱之人不顧身份的在垃圾堆里翻找,若是能知道一片殘缺的字也會驚喜萬分。
但基本上不可能,因為嵩明先生每天寫的字,大部分都會燒掉,除了他自己極為滿意的作品會留存之外,其他的一概不留。
如今這么多年過去,嵩明先生的字時不時就會冒出來一幅,但是眾所周知,嵩明先生的印章只此一枚,天下間,就這一件。
有的文人喜歡印章,會收藏很多,也會給自己取不止一個雅號刻在印章上,但嵩明先生卻堅持認為,一枚印章就代表一個人,所以他一生只有那一枚隨身攜帶的印章。
崔泰看了看面前這個如此英俊的年輕人,想著這樣一個人,真的是如調查中得知的那樣孤兒出身,寒苦十幾年,到了冀州才發跡起來的人?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么不得不說,人的際遇真的是妙不可言,也不可揣摩。
此時此刻,在三月江樓的大堂里已經聚集了不少人,其中一大部分都覺得自己沒能力買下來那枚印章,不是他們出不起價錢,而是他們自覺地位不夠。
在這大堂里,許家的人來了,就是昨夜里剛剛到過車馬行的許苼俞,他想來看看這個李叱,到底多大的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