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第127章 失利
皇帝一句話,他這位工部尚書,就不知要掉多少頭發,又要經歷多少個不眠之夜。
而在大軍環繞,眾目睽睽之下,伐木取材,勘探地理,水勢,命令并不熟悉工程建造的軍士,在敵人就在對岸虎視眈眈的情形之下,迅速搭建浮橋。
于是,并不太熟悉戰爭的宇文愷,終于掉坑里了。
浮橋搭建的很快,這與人力龐大有著直接的關系。
當然,這同樣和宇文愷知識的淵博,有著莫大的干連。
大業年間,一系列的工程,也讓隋帝楊廣身邊,并不缺少工程大家,在大家齊心合力之下,浮橋開始搭建的很順利。
但別忘了,這正處于戰爭當中,如果對岸沒有高句麗大軍的話,浮橋也許很快就能讓大軍順利的通過遼水。
不過,那是空想而已,后來人都說,宇文愷計算失誤,以至于浮橋短缺,這才導致了遼水首戰失利。
實際上,在高句麗人嚴防死守之下,隋軍倉促建成的浮橋,根本不可能接近東岸十數步岸十數步之內。
高句麗人箭如雨下,一邊修建浮橋,一邊準備渡河而擊的隋軍將士,進退唯艱,擁堵在浮橋之上,完全成了靶子。
不時有人被擠落水中,身穿鎧甲的他們,立即便被淹沒在滔滔遼水之中,而橋上,一旦有了缺口,成排的人便會在箭雨中倒下。
沉重的建筑材料,根本不可能運抵到前面。
落入遼水的隋軍將士越來越多,浮橋之上,更是尸骸累集,鮮血流淌在浮橋之上,又落入水中,卻不能給遼水染上一點顏色,隨即便被遼水沖刷的無影無蹤。
這不是隋人在遼水上第一次流血,但這卻是大業年間,隋人第一次和高句麗人開戰。
隋軍將士,用滾燙的鮮血,和無數的生命,為他們的驕傲和輕敵,做出了最好的詮釋。
這個時候,不利的戰事,卻早就了另外一個人的聲名。
他叫麥鐵杖,江南悍匪出身,勇力絕倫,如今官至上開府,右屯衛大將軍,隋帝楊廣的心腹將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