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第211章 成名(十五)
回來坐下,李世民才道。
“兒子派人去恒安鎮了,要說恒安鎮軍……應該沒多少兵力啊兵力啊,差不多兩三千人就是大鎮了吧?”
“兒子覺著,捷報要是真的,恒安鎮定然不止兩三千人,應該有一萬到兩萬人馬……沒守馬邑,卻留在了云內,嘖嘖,李郡丞真是好膽量啊。”
這是最讓李淵窩心的一點,這個兒子聰明著呢,卻總是吧……有點那個,連他這個父親也說不好,怎么就養出這么一個兒子來了。
“若是那樣的話,李靖人頭落地,也不足為過。”
這次李世民終于收起了笑容,毫不客氣的搖頭道:“父親此言差矣,皇帝北巡本就不妥,致有雁門之圍,前去救援者,不過中規中矩,算不得良將,李郡丞若真是在云內留有大兵,引而不發,最終一擊而中,如此,方為上將之才。”
“父親,如今天下大亂,朝廷威嚴盡失,各人都在招兵買馬,割據之勢漸成,如今父親坐鎮晉地,正應廣攬晉地豪杰為己用……若是只和王氏之人交結往來,將來必是后悔莫及。”
“如今要能早作準備,將來即便不能稱雄天下,也能保我李氏一門富貴,父親,您說兒子說的對不對?”
李淵靜靜的聽著,再沒有方才的火氣,目光幽深的好像一汪幽潭,深不可測。
這些事情,他想過嗎?當然想過,估計現在幾乎所有大閥的閥主們,都在仔細的權衡得失,準備迎接真正的亂世的到來。
只是他李淵絕對不會宣之于口,即便是面對最親近的人,他也不會明說什么。
但這個兒子直接戳破了這張紙,讓他有點無言以對。
父子相對,無謂的作態不是李家的作風,所以他選擇了沉默,想讓兒子知道,就算他說的全對,現在也不到那個時機。
但李世民接下來的話,卻給了他重重一擊。
“母親常說,文皇帝得位,在于隱忍,如魚在淵,一朝乘風而起,便不可制焉。”
“但如今情形不同,天下疲敝,亂事頻仍,隱忍又有何用?不如招納豪杰,以待天命所歸……”
“夠了。”李淵沉聲道:“既然你想見識一下英雄豪杰,那為父就派你去一趟恒安鎮,該用什么樣的理由,自己去想……”
李世民噎了噎,他正說的高興呢,怎么就跑到恒安鎮那兒去了?您這是聽進去了還是沒聽進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