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第233章 悲喜
大意呢,就是告訴兒子們,沒那個本事的,都老實的回家躲著去吧,非要想出來做事也成,那就小心點,不要因為你一個人,連累了兄弟子侄。
等到兄弟們都散去了,蘇威的長子和次子就哽咽著給父親磕頭,算是拜別父親。
然后兩兄弟就問上了,依父親之見,兒等該何去何從?
蘇威嘆了口氣,就知道這幾個兒子都不甘心于平淡。
那也沒什么好說的,蘇威嘮嘮叨叨的就說開了。
河北和山東就不要去了,那里的人最后都脫不了一個匪字,我們蘇家世代官宦,怎能擔上從賊這種名聲呢?
江南也不要呆了,南人就知道瞎折騰,卻沒有大志向,純粹是在這里自己過家家玩呢。
東都也不要去,那里的人面上都帶著黑氣,身處四戰之地,猶自不覺,蹦跶的還挺歡,早晚都成了刀下之鬼。
長安,還是去長安吧,天下再亂,那里也應該是個平安所在。
如果想像你們的父祖一樣,建功立業,顯赫于世,那可就有點危險了……
一個是去突厥,處羅可汗這人雄心勃勃,有英主之相,不過去了突厥,就不要說是蘇氏子弟了,改名換姓,否則蘇氏將來必因你而遭萬人唾罵。
其次就是去晉地了,太原留守李淵這人我看的不太清楚,但他那里現在卻是塊寶地,有黃河攔著,東邊又有巍巍太行,南下可達東都,西南就是關西重地。
只要李淵不糊涂,跟突厥交好,那就大有可為,而且啊……他家世很不錯呢。
而且,我蘇氏子孫,向缺軍功。
如有志于邊功者,可以再往北走走,榆林,馬邑等邊塞之地,說不定也有驚喜呢。
大業十二年六月的這一天,在江都的私室之內,一代名臣蘇威跟兒子數說著天下大勢,眼光之精準老道,實是非同凡響。
但就算如此,對于蘇氏的將來,蘇威也已無法把握,他太老了,他的這些兒子們兒子們,就算有些才干,卻無法跟他們的父祖相比,能夠讓蘇氏走到哪一步,或者干脆來個禍及家族,弄的蘇氏人丁寥落,那就只有天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