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第242章 密議(二)
劉武周的反應也確實讓他有點心驚肉跳,目光直盯著他,好像有刀子要飛出來一樣。
頃刻間,張四郎就出了一身的冷汗。
就在他想著是不是該磕頭求饒的時候,劉武周啪的一拍桌子,哈哈大笑了起來。
“四郎此言,深和我心,如今天下大亂,正是我等大好男兒用武之時,南邊的人瞧不起咱們,若想成些大事,可不就得另辟蹊徑?不過……”
笑聲止住,劉武周卻是搖頭嘆息了一聲,道:“可惜,馬邑兵權,并非在我一人手上啊,不然的話,嘿嘿……”
張四郎終于放下了一顆心,其實也就是他讀書太多,膽子還是有點小,馬邑這地方的英雄好漢,又管他什么突厥不突厥的呢。
他們對大隋的忠誠度,可并不比河北山東人強到哪里去,就馬邑這地方,多年來和突厥沒有沾染的,可都算不得“英雄豪杰”。
至于據地稱王,天下這么亂了,稱帝的都出了好幾位,據地稱王的說法又算得了什么?
劉武周這樣的人忌憚的,是前面的那些艱難之處,沒有了馬邑郡丞李靖的壓制,如今的他,可是盯著太守的位置,眼睛都快紅了呢。
由此可見,官居馬邑郡丞多年的李靖,才是他最為忌憚的人物,至于王仁恭,初來乍到的,又沒有兵權在手,劉武周還真沒怎么放在眼里。
所以說啊,之前說的那些,都只是鋪墊而已,他這心理,其實就是既想伸手,卻又畏懼于門閥大族的權勢,感覺力有未逮,還處在狐疑不定的一個階段罷了。
張四郎腦袋轉的就是快,松了一口氣下來,眼珠兒一轉,隨即就問,“郡尉說的可是云內的李定安?”
劉武周點頭,“不是此人又是哪個?此人遠在云內,手握恒安鎮軍兵權,此人當年欺我太甚,本想著這次回來馬邑,第一個便要先除去了他,不想,這廝卻已非昔日可比了?!?br/>
“我等若北連突厥,此人窺伺在側,實在讓人心有不安啊?!?br/>
實際上,到了這會兒,他們這里商量的也就進入了下一個階段,有了造反的苗頭了。
其實也挺無奈的,這年頭門閥當道,其他人若想出人頭地,是千難萬難,而世道一亂,造反也就成了最便捷的一個途徑了。
像李淵那樣的門閥子弟,也有著澎湃的野心,但人家若要是反了,卻絕對不會像劉武周等人這樣,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能得到什么就抓住什么,人家必然會想著先要有大義之名,然后才會挺身而出。
相比之下,性質都一樣,但劉武周等人的活,就干的很是粗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