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第455章 詔書
好消息不太確定,可壞消息卻都挺真實,降唐的靈州總管郭子和為梁師都所殺,李唐的西北局勢在進一步惡化當中。
而突厥人援薛仁杲,讓李世民等只能選擇固守,另尋戰機。
李密和薛舉一死一降,對于李唐而言,利弊現在已經很難說經很難說的清楚了,李密降了,王世充便成了李唐大患。
薛舉死了,卻并未樹倒猢猻散,還得了突厥汗國更多的援助,對李唐西北的威脅不降反增。
詔書和邸報一樣,將李唐周遭的諸般戰事呈現在了李神通和裴寂面前,沒有一句催促之言,可滿篇的文字,都好像是在叫著喊著讓兩人盡快結束河東戰事南返。
接到詔書之后,李神通和裴寂的心情都不太好。
他們其實剛各自寫好了報捷戰報,就頂算是不輕不重的當頭挨了一棒。
領兵之人其實怕的就是這個,部將們怕主帥心急,催著自己交戰,主帥呢,則怕君主著急,催著自己進兵。
由此而招致敗績的戰例,根本數不過來。
不說李神通,即便是裴寂這樣的文人,在接到詔書之后,都感覺肩膀上沉了沉,腦海中更是略過了速戰速決的念頭,就更不用說李神通了。
君王的只言片語,對前方將士意味著什么,他們都很清楚,這會影響到他們對戰事的判斷,甚至于是戰事的進展。
急于求戰的話,面對的又是有著精銳騎軍的晉北邊軍,那種無可奈何的滋味兒,就算不在那個位置上,其實也能體會一二的。
而在李神通謀劃中,今年到冬天為止,大軍應該能全取介州,進逼晉陽。
想要攻下晉陽,機會并不大。
這要看在之前的戰事當中,能不能找準機會重創敵軍,讓敵人的人心亂起來,那么就可以順勢招撫降人,攻破晉陽堅城也就有了機會。
而這只是最好的戰局,最大的可能是擊敗李破大軍,令其狼狽逃回晉陽固守,那么戰事一定會拖到明年。
先攻榆次,再圍晉陽,然后分兵四出,取代州三郡。
這無疑需要更多的時間,期間出現什么差池都有可能,時間可能還要往后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