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第472章 諸事
李破率兵姍姍而來,等他來到絳州的時候,起兵晉陽之后聚集起來的十余萬大軍,也只剩下了五萬眾,加上裴世清部的唐軍降軍,也只五萬八千余人。
尉遲諧晉臨汾郡尉,投誠的臨汾刺史吳伯遠任臨汾郡太守。
剩下的兵馬,除了駐守介休以外,李破令眾軍皆屯于西河郡,看管唐軍降卒之外,又令各部就此開墾田地,以待明年耕種。
西河郡太守張智云則在率領陸續到達任上的西河郡官吏,丈量田畝,以做分發田地的準備。
至于發給誰來耕種,那就不用問了,唐軍降卒眾多,李破沒有大肆擴軍的意圖,倒不是因為別的,只是因為實在是養活不起啊。
只能在其中挑選精壯成軍,之外的大部分人,以后就都會是西河郡的農夫了。
而晉陽人口頗多,晉陽大族也有意進西河郡擴展家業,畢竟西河郡有著并州最為肥沃的田土,水源也比北邊兒充沛的多。
這樣的良田因戰亂的緣故一直荒廢至今,也有了重新分配的契機,頭一個動心的自然就是這些晉陽族群。
而且,西河郡同樣有著并州最為充裕的山林資源,而山林不比田土,一般來說,山林才是大族們最喜歡的傳世家業。
如果說誰家擁有了一片不小的山林,那么他家必定是當地大族無疑,這其實就和戴在身上的珠寶一樣,實際價值倒在其次,彰顯的是地位和身份。
所以歷來田土易手者多,山林一旦轉手,也就說明一個家族正在走向沒落。
當然,除了這些人之外,祖籍西河郡的流民也正在紛紛回歸,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當初荒廢的村落,也開始漸漸有了人煙。
接著另外的就是因為西河郡田土頗多,賞賜有功將士也是不錯的選擇,在加上駐扎于西河郡的大軍開始騰出手來持續的進剿呂梁匪,也為西河郡在增添著額外的人口……
有著肥沃的土地,中原王朝的百姓們,其實就是在這樣一個個輪回中繁衍生息,從未斷絕。
所以說此時的西河郡和當初的雁門也差不多,百廢待興。
這一年是不用想了,對于西河郡來河郡來說必定又是一個荒年無疑,只是人口問題解決的還算不錯,而西河郡歸于李破治下之初,這里的人們幾乎清一色都是府兵人家。
也為日后西河兵著名于北地種下了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