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能臣
所以說,倒霉了好幾年的裴矩有點時來運轉的意思了,他得到了竇建德的禮遇和重用。
裴矩沒怎么猶豫便答應了下來,根本沒怎么去考量其他,天下已經這么亂了,自己的名聲也弄的糟糕至極,還用顧忌什么呢?
所以他很感激竇建德能給予他這樣一個機會,至于竇建德是不是有皇者之像,嗯,好吧,裴矩用他那少有人能及的遠見卓識,遺憾的認為,竇建德就算再努力投胎一次,想要將那只跑的飛快的鹿射住的機會也非常的渺茫。
因為竇建德既沒有足夠顯赫的家世,占據的地方……也糟糕至極……
而裴矩接下職位之后,便很自負的認為,如果竇建德能對他言聽計從的話……竇建德本人或者他的子孫未嘗沒有封侯拜相的機會,絕對不會出現像孫權,劉備的子孫們那么凄凄慘慘的情形。
而當裴矩站在竇建德身邊,主掌朝政之后,效果幾乎是立竿見影的。
就算那些已經將裴矩歸為佞臣一類的隋室舊臣,在裴矩面前也是俯首帖耳,更不用說其他人等了。
裴矩隨隨便便先壓制住了隋室舊臣,自己卻沒有以隋室舊臣自居,結連朋黨,去打擊另外一派,而是不辭勞苦的開始巡視軍營倉儲,和一個個匪首耐心傾談。
根本沒用多少時日,竇建德耳邊爭吵的聲音便少了起來。
如果說裴矩只能做到這一步,那他也稱不得什么能臣,這只是牛刀小試而已,他最大的作用在于,隨后他便在人事任免上做出了一些努力,讓竇建德治下的官員將領們的官階,職位更富有層次性,讓諸人能勉強的各司其職。
于是竇建德發布的政令漸漸通達了起來,這是他能種出一茬糧食的最為重要的原因所在。
竇建德的度量也足堪稱道,沒有顧忌裴矩在自己治下名聲越來越大,很多官員和軍中將領對裴矩都是惟命是從,他是愈發看重裴矩的才能了。
幾乎所有政軍兩事都要跟裴矩商議之后再去施行,給予裴矩的禮遇甚至超過了他的妻兄曹旦,后來更以師禮以待。
這讓裴矩愈發感激,愿意盡力輔佐竇建德。
可話說回來了,竇建德并非一個沒有自己主意的人,一年多前,突厥派人來索要蕭后,裴矩極力反對將蕭皇后交與突厥之手。
可最終呢,竇建德雖也極為不舍,卻還是送蕭皇后北去了。
過后也正如裴矩所料,這一舉動極大的傷害了隋室舊臣們的感情,讓剛剛平息的爭斗再次激烈了起來。
一些選擇逃去洛陽王世充處,像元寶藏,直接打上了李唐的旗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