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忌憚
像崔君肅這樣在河北為官,又屬博陵崔氏分支子弟的,只能在一場場剿匪戰事中出力,而在你來我往的廝殺當中,族人漸漸凋零。
可以說,如今的博陵崔氏在河北也就剩下了小貓兩三只了,要知道,當初河北崔氏兩脈共居北方七宗五姓之列,是北方一等一的豪門大閥,同時也是北方漢姓之首,連晉陽王氏都要略遜一籌呢。
可現在嘛,就都不用提了,河北山東的高門大姓都在戰亂中零落四方,能不能再續輝煌都要看天意。
話說回來,崔君肅其人性情端方,和裴矩等人不一樣,他對隋室毫無留戀,非常愿意輔佐竇建德治平河北,再加上他的家世,才干,那么能得到竇建德重用也就沒什么好奇怪的了。
此時崔君肅微微拱手言道:“曹仆射言過了,非是臣以為如何……如今群雄并起,天下騷然,若無治平之心,何以傳至尊賢名于天下?”
“昔日武王伐紂,戰一日而破紂之國,劉項伐秦,不出一載即成其事,何也?以仁義之師伐暴虐之國爾。”
“今帝起高澤,欲負天下之望,何能背仁義而趨商秦乎?”
一席話讓童廣壽等人聽的云山霧繞,不明所以,可那邊兒的人卻是頻頻點頭,看著很是讓人惱恨。
學識這東西有的時候確實沒什么用,兩軍廝殺,誰還在乎你認多少字,讀了多少書本?可你要是一腦袋扎進知識無用論里面,那可就有樂子了,也許別人罵你兩句,你還以為在夸你呢……
要不古人有君子動口不動手之說呢,說的就是有無學識的區別所在,有所在,有學識的人動動嘴巴,就能讓你敗下陣來,沒學識的人也就只能選擇動手了。
所謂勞心者制人,勞力者受制于人,也就是這么一個道理。
曹旦默然,因為這話說的非常有道理,而且崔君肅不同于裴矩,說話做事向來對事不對人,很讓曹旦敬重。
只是越是這樣的人,對于生存土壤要求的越是嚴格,所以崔君肅在竇建德這里的名聲不如裴矩的好,與童廣壽等人的沖突也就激烈的多。
最終,做出決定的是竇建德,他這人善聽人言的優點非常明顯,很多時候都是覺著誰說的有道理就聽誰的,而且還能隨手平息反對者的怨氣,很是有些肚量呢。
“聞先所言甚是,朕也覺得劉大郎做的不對,可劉大郎自跟隨朕以來,立功不少,對朕也是忠心耿耿……不如這樣吧,下詔給劉大郎,讓其引軍回魏郡,東海郡公的爵位收回來,任站殿將軍,兼魏郡郡尉,再者,眾人應該深以為戒……”
“要說你們也該好好想想,朕的名聲也就算了,瞅瞅現下各郡還剩多少人丁?這么殺下去也不用旁人前來攻打,咱們自己就把人都給殺光了,你們說是不是?”
眾人不管心里怎么想的,都是點頭,這么處置眾人也沒什么話說,要知道劉黑闥不但是竇建德的同鄉好友,而且還是竇建德的結義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