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楊氏
仁壽年間,這人資歷漸深,出任甘州刺史,治政考績上佳,外加平胡有功,被召回長安任職宗正少卿。
到了大業年間漸漸得到重用,腦袋上的官帽一年比一年大了起來。
到了大業末年,他和屈突通兩人率兵在剿滅楊玄感之亂中立下了很大的功勞,升遷開始加速。
其實,若非皇親國戚這個名頭兒的拖累,外加弘農楊氏很是顯眼兒的緣故,以楊恭仁的才干,應該能在四十歲出頭兒的年紀上出將入相才對。
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誰讓他是觀王楊雄的兒子呢,不但他父親要壓著他,朝中臣子一樣不會和他走的太近。
等到天下亂象越來越是明顯,楊恭仁也倒霉的陷入了剿匪漩渦之中,先是楊玄感,后就是瓦崗匪和李密。
楊恭仁在河南轉戰來去,最終兵敗逃去了江都。
在江都那樣的糟爛地界,楊恭仁毫不意外的遭到了排擠。
江都之變后,楊恭仁繼續倒霉,被一路裹挾而來,宇文化及兄弟敗死,他也就落在了竇建德手里。
作為宇文化及的吏部尚書,本應該和其他人一樣受到竇建德的重用。
也許是這位好像終于自覺頭上頂著的姓氏很不吉利,也許是一路上見到楊氏子弟紛紛就戮弄的他害怕了,也許是身不由己,再加上年紀大了,終是心灰意懶,反正這位是縮起了腦袋,在緊要關頭“病倒了”。
那會兒魏郡亂紛紛的,也沒誰對一個病秧子多加注意,于是一段時日下來,有意無意的將這位忽略了下來。
也就是說,到了如今,楊恭仁在魏郡頂著一個吏部侍郎的官銜兒處于了隱居狀態,饑一頓飽一頓過的很是凄慘。
前些時元寶藏投唐,楊恭仁的命運悄然發生了改變,這會兒的河北,山東局勢早已偏離了既離了既定的軌跡。
元寶藏后面既沒有徐世績,魏征等人接應,李神通也沒率兵進入山東,北邊兒羅藝也不見了蹤影。
徐世績去晉地投了李破,李神通則被李破擊敗,如今正在晉陽大牢中坐監,羅藝更是直接被李破給宰了
換句話說,李破漸漸粗壯起來的翅膀扇的河北,山東煙霧重重,早早就面目全非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