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困境
這樣一個時節,你按兵不動不想著幫秦王收復晉地也就算了,卻還要在此時糾集眾人,想要削奪弟弟的兵權,看來也是不怎么顧忌兄弟之情了,那你異日是不是也就不會念什么父子之情了?
李淵本人是從文帝年間一路走過來的,文帝末年,楊勇和楊廣兄弟爭奪皇位掀起的一波波爭斗他都看在眼中,同時也引以為戒。
可此時,他的心意還是動搖了起來,太子不顧大局,度量上有所欠缺,武功之上也難與秦王相比,可拉幫結伙的本事卻不小……
而他的四子李元吉,卻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做什么都太過急躁,心狠手辣,嫉賢妒能倒是占了個全乎。
想到這些,李淵也是仰天長嘆,想當初眾人皆言,李氏諸子頭角崢嶸,日后必非池中之物,可如今看來,卻好像玩笑一般。
可回過頭來,李淵卻還是不得不面對現實,開始著手平衡兩個兒子掀起的朝爭,明顯落在下風的李世民,他要拉上一把。
太子的黨羽在朝中漸多,到處都有人在傳頌太子的賢明,需要壓一壓。
之外呢,李定安羽翼漸成,兵勢大盛之下會不會沖過黃河來?所以潼關守軍必須分兵駐守黃河沿岸。
其實還是老套路,讓兩個兒子相互掣肘,哪一方坐大,都會讓李淵寢食難安,天家之無情在李淵父子身上表現的很具體。
就在這個時候,李淵收到了太子李建成的進言文書。
這次李淵比較滿意,太子的擔憂和焦慮都躍然紙上,有這樣的大局觀,李淵自然很是欣慰。
可這樣一個難題,李淵父子就算都看到了也無濟于事。
李唐如今兵馬有三四十萬眾,到處都是敵人,哪邊也輕忽不得,就算這樣,兵力也還捉襟見肘,想要減輕百姓負擔,哪那么容易?
李淵正在擠出關西最后一點潛力來維持局面,他的處境比當初宇文泰創立西魏時更加險峻,卻還無法像宇文泰一般,將內部眾人凝成一體,共御外敵。
李破可謂是一語中的,人才很多的長安鬧出來的花樣可不是晉地能比得了的,李淵父子的日子也十分的不好過。
就在李淵父子焦頭爛額的時候,千里之外的晉陽卻熱鬧了起來,李破終于要稱王了。
先就是陳孝意等人被召集了起來,此時溫彥博終于也溜溜的回到了總管府,眾人對漢王這樣一個王號肯定是不滿意了,可在李破心意已決的情形之下,也只能無奈的接受了下來。
稱王之禮很好辦,最終李破讓溫彥博接手了過去,其實也就是李破,不然的話,你一個剛辦完喪事的家伙想接手此事,那得多晦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