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考量
李破幾乎全盤答應下來,也沒再提什么條件,王世惲滿意的告辭離開,想來他在蒲坂也不會再多逗留,回去河南就是這幾日的事情了。
李破在大堂中踱著步子,想了很久,最終還是嘆息了一聲,看來今年還要用兵啊。
本來他在年初時想的是,有黃河相隔,暫時不慮李唐來攻,他也沒打算渡河進入關西,正好借此可以休兵一載,讓大家都喘口氣。
可最終看來還是老樣子,計劃趕不上變化快……年初時想的有點一廂情愿了。
當晚,李破便召集尉遲恭,陳圓,尉遲偕前來議事,想聽聽他們怎么說。
三個人說的不少,但意思上都差不多,以如今駐守于黃河沿岸的兵力,很難在將要到來的戰事之中找到合適的戰機。
無論是李唐還是王世充,也不管是誰勝誰敗,他們都必定對晉地軍旅嚴防死守,也就是說,坐山觀虎斗沒問題,可要想漁翁得利,現有的兵力是不足的。
說起來,駐守于黃河沿岸各部加起來差不多有兩萬人,騎兵八千人左右,步軍一萬余眾,分駐于三處,相互呼應,加之有蒲坂,龍門在握,佐以騎兵之利,可以說守住黃河沿岸綽綽有余,但要渡河作戰,那就是開玩笑。
而在戰略上,三個人確實產生了些分歧。
以王世充戰敗為前提,尉遲偕和陳圓都覺著應該趁機渡河南下,就算不能直取東都,也當占據些關隘,以阻李唐東出之外,還可觀瞧河南動靜,做好出兵的準備。
實際上,他們是有感于黃河在前,既為屏障也為藩籬,想要走出去尋找落腳之地,而做出的判斷。
而尉遲恭顯然對關西更感興趣,他的建議很大膽,不如趁著李唐和王世充交戰之機,強渡黃河,直取馮翊。
他們的建議深想一下,和他們的來歷很有關聯。
尉遲偕的家在東都,陳圓則是河北人,提議進軍河南幾乎是下意識的私心在作祟,尉遲恭則不然,他是代州人,所以他的提議是在緊跟李破的戰略,李破對關西有著異乎尋常的關注。
作為李破心腹的尉遲恭自然想要做符合主上心思的事情,如果李年在這里,他的建議肯定也不出所料,和尉遲恭相同。
他們都不是什么文武全才,大局觀上也就有所欠缺,將才和帥才的區別也就在這里了,將才關注一隅,帥才統領全局。
可不管怎么說,他們的進取心是如此的強烈,和承平時節的將領完全不同,他們如今都有著沖破黃河阻攔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