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河邊(五)
順便他還恭喜了一下侄兒,一戰敗王世充二十余萬大軍,如此戰功,你這個東宮太子看來的是名副其實了啊。
李建成那會兒正焦頭爛額,勝不算勝,敗不算敗,這仗是怎么打的?
其實只要經歷過此戰的唐軍將領幾乎都明白,什么勝敗,此戰他們算是吃了大虧了。
潼關守軍近八萬眾,一戰下來,丟了兩三萬人,光數字上的損失就讓人心驚肉跳,那可是損傷近半啊。
而這也不是其他什么軍旅,潼關守軍精華盡在于此……看著只是掉了塊肉,可那血噴的啊……
可以說,戰后潼關看上去兵力不減反增,但實際上潼關守軍的力量卻是虛弱了下來,河南降軍根本補足不了唐軍的損失。
幾乎毫無意外的,李神符接到了東宮太子的調兵文書,也沒朝他多要,只要援軍兩萬,之外還有太子李建成的私信一封。
派來的人也是東宮翊衛車騎將軍馮立,這人還是同州馮翊人氏,顯然太子李建成有些著急了。
潼關多有窘迫,李神符卻不著急,更是心說,你潼關即便有所失利,但依舊穩如泰山,從我這里調兵兩萬,虧你想的出來。
別看李神符為人頗為厚道,可他卻不傻,李建成的意圖他很清楚,這根本不是兵力多寡的問題,而是將來誰來主導東邊戰事的關節所在。
“太子令至,欲調兩萬兵馬去潼關,諸位說說,誰人可擔此重任???”
要是擱外人聽來,肯定是郡王已經有意調兵援潼關,只是誰來領軍的問題,可他的心腹們卻知道,這事兒郡王可從沒點過頭呢。
同州刺史皇莆敖便是外人,當即便道:“下官愿領兵往潼關,助太子殿下一臂之力?!?br/>
李神符笑著點頭,狀似欣慰,旁聽在車騎將軍馮立也很高興,沒想到襄邑郡王竟然如此深明大義,比秦王府的那些不顧大局的混賬東西可是強的多了。
只是轉折來的很快,席間有人起身施禮道:“大王且慢,此事不妥,大王乃陜東道行軍總管,更為行臺兵部尚書,上有天子,下有陜東道行臺,調兵之事怎能聽令于東宮?”
說的話很不好聽,而其人年紀輕輕,敬陪末座,馮立也不認得他是哪個,可對方卻轉頭看向馮立道:“將軍來此,除有太子教令之外,可朝廷詔令?或兵部,軍府文書?若有,請盡早呈上,若無,以東宮私令而調大兵,欲置大王于何地?”
“住口,你一個小小的參軍怎敢對馮將軍如此無禮?還不給馮將軍賠禮?”
李神符自然沒有說話,只是眉頭皺了起來,頗為不喜的瞅了說話的年輕人幾眼,斥責的是郡王府長史,他的女婿楊文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