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大勢(一)
多年積蓄,一朝功成,嗯,還差著一些,可確確實實來了個開門紅,吃驚之余讓李破不由自主的生出了幾分猶疑,要是這般容易,他娘的前兩年老子在忙活些什么?直接沖過河去不就得了,費這許多功夫干嘛?
是知難而退,還是誘敵深入?李破也很是拿不準呢。
……………………………………
唐軍撤軍而走,走的很干脆也很徹底,既不像是知難而退,也不像是誘敵深入。
沒留下誰來斷后,也沒放上一把大火什么的,只是搬空了馮翊的糧倉,而對于晉軍而言,形勢立轉大好,陳圓,尉遲偕,趙世勛三人領兵進駐馮翊。
大軍在河邊切切實實的擁有了一個落腳點,韓城,馮翊,潼關組成的河邊防線立即土崩瓦解,不復存焉。
潼關方向李建成的咆哮聲隱約可聞,韓城的侯君集部也陷于尷尬境地,只是韓城左近多為山地,還沒什么人去搭理他而已。
可唐軍一旦撤軍西走,也就算是將潼關以及韓城的守軍全都扔給了敵人……
兩日之后,書寫著一個大大的漢字的日月星辰旗大搖大擺的過了河,只在灘頭處稍作停留,便去到馮翊。
隨著他一起過河的文武們,許多人對秦地都并不陌生,可還是和其他人一般,激動的難以自制。
八百里秦川,每一寸土地上好像都冒著明晃晃的皇者之氣,晉陽和長安比起來,更像是一個鄉下來的親戚,就算過的不錯,卻總感覺帶著幾分土腥氣。
唐軍此時早已走遠,他們并未在萬年多做停留,只是半路上收編左驍衛大將軍竇軌的援軍的時候,鬧出了些小麻煩,流了些血之外,也就沒什么了。
更為可笑的是,很多人信了李世民的話,想要離開,其中為首的自然就是襄邑郡王李神符了。
可他們顯然打錯了算盤,平日里秦王殿下求賢若渴,善待部下親從故舊的仁義形象可謂是深入人心,可到了這等時節,你還奢望于秦王殿下承諾的自由行,真的就是腦子里缺根弦了。
當然不用秦王殿下親自動手,褚亮就站了出來,一刀斬下了李神符的腦袋,順便將那些抱有怨言,欲要脫走的人清洗了一遍,并把他們送上旗桿去看風景了。
之后秦王殿下終于知道消息,怒斥了褚亮等人暴行,并在眾人面前大哭了一場,于是軍中雜音全都消失了,愿隨秦王走去天涯海角的聲音占據了主流。
王者的虛偽和冷酷在這場鬧劇中表現的淋漓盡致,但這等時候,好像也只有李氏宗族的鮮血,才能震懾人心了,李神符死的一點都不冤枉。
別說是個叔叔,就算此時李淵站在李世民面前,都得挨上這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