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紛亂(二)
室內還有其他幾人在,一個是李孝恭的堂弟,楚王李智云,年紀輕輕,坐在那里不言不動的樣子,看上去很有些城府。
另外一個是譙國公許紹的次子許智仁,譙國公許紹逝于軍中不久,李孝恭便將他的次子留在了身邊。
任為趙郡王府長史,兼錦官城守,自然是視為心腹了。
許智仁和他的父親一樣,一身的書卷氣,可卻怎么也遮蓋不住那一身軍旅的氣息,正是這年月盛產的人物。
而另外一人身高臂長,體形健碩,正是被李孝恭召回錦官城商議大事的河間郡公,右驍衛大將軍劉弘基。
還有一人則是李孝恭長子,益州長史李崇義。
五個人三個姓李的,很有關西李氏的特色,實際上這些人當中,只有劉弘基一個外人而已。
室內寬敞,陽光從外面照進來,一室皆明,只是蜀中的冬日對于他們這些外來人而言,確實有些難熬,都裹著大氅,除了劉弘基之外,其他人都還覺著室內寒涼了些。
書房中茶香隱隱,一個面目姣好的女子在煮茶,其他人也都曉得李孝恭好茶之名,在茶湯煮好之前,都安靜的坐在那里。
其他人不得而知,劉弘基這里目不斜視,其實心中早已罵開了,都什么時節了,還給俺來擺世族子弟的虛浮架子,你家爺爺當年也闊綽過,可沒你這么惹人厭。
劉弘基這人三十出頭年紀,性情豪邁,作戰勇猛且不失智謀,算是個相當合格的領兵將領。
他的經歷比較傳奇,出身庶族,也是官宦子弟,早年因為喜歡交些狐朋狗友,把家產給敗光了,就是演義小說里面形容的那種輕財仗義式人物,最后弄的自己很狼狽。
后來在大業年間還是父蔭而得官,有意思的是這個敗家子隨征遼東時誤了期限,自料當斬,于是伙同他人把押送的牛給宰了,大吃了一頓,隨后入獄。
那會大家都興致勃勃的去遼東立功,沒人管他,等到大家從遼東撤回來,哀鴻,哀鴻遍野之下更沒人理會他了。
僥幸逃過一劫的他被友人給贖了出來,官也做不成了,于是便干起了偷馬販賣的買賣,這算是給他人生留下了一個很大的污點。
不喜歡的人私下里總喚其為盜馬賊,其實吧,這人出身還是不錯的。
而他也是地道的秦王一黨,從太原起兵時就打上了秦王李世民的印記,等到從征薛舉,一直到大破薛仁杲,得封右驍衛大將軍,他都是以秦王一黨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