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接待(一)
作為高氏子弟,在蜀中那樣的地方待不住也是正常。
李大亮一抱拳,“到了長安縣,大家能好好歇歇……到時怕是要與高兄道別了。”
高季輔也不感意外,這些從蜀中運送出來的糧草,一部分可能要進入京兆,長安等處的糧倉,可其中大部分其實都是軍糧,要運往潼關供大軍就食。
之前也已商量好了,他高季輔運糧到長安,李大亮則去潼關。
上來問這一聲,也不過是聽說京兆尹裴世清在前面,所以過來跟李大亮一道拜見一下裴使君而已。
“我與長史一見如故,又同為河南舊人,一路行來多得長史照看,實是感激不盡,現在道別還早,到了長安縣我與長史定要好好飲上幾杯,之后再來道別也是不遲。”
李大亮哈哈一笑,倒也有心結交,“參軍盛情,怎敢相拒,到時咱們不醉不歸。”
兩人一路上相互配合,才干上勝于他人許多,而且沒有什么利害關系,確實看著就比較順眼,只是道路難行,又提防著山蠻盜匪,不能敞開了交朋友而已。
如今進了京兆,終于輕松了下來,深交一番正是題中應有之義。
走不多遠,京兆尹裴世清便率領著長安縣令元朗等京兆官吏們迎在了道左,去年冬天很冷,而且收獲不如人意,今年春天的糧食壓力就非常大。
從蜀中運過來的糧草有一部分要交給京兆存入庫房,京兆尹裴世清必須來迎一迎,以表示出自己的重視。
而且這也不是一支單純的運糧隊伍,其中以楚王李智云,前益州刺史黃君漢,綿州刺史竇誕等為首的蜀中降人都隨隊而來,要去往長安重新述職。
他們都還算是有功之人……那些頑抗到底的偽唐守臣大多都已肝腦涂地,或者就地處置,是沒機會到長安來的,當然了,這其中肯定不包括李孝恭。
趙郡王李孝恭在來的路上染了風寒,不得不停在金州診治,能不能活著到來長安,真是說不好。
相見時一番見禮,寒暄過后,裴世清又帶人見了楚王李智云等,折騰了差不多有小半個時辰,隊伍才重又起行。
長長的糧隊在落日的余暉中,迤邐來到長安縣治,也就是長安故城城下,營地早就已經準備好了,李大亮和高季輔等人沒有接受裴世清的邀請,去城中參加什么接風宴。
作為運糧隊伍的主官,他們不敢遠離糧隊,只能宿在城外的營地當中,除了有些遺憾不能好好歇息一番之外,倒也能落個清凈。
一直到與長安縣的官吏一道將糧隊安置好,大家用上了晚飯,高季輔和李大亮兩個才敢坐下了歇口氣,順便用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