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冬初
想想前隋最鼎盛時,大致人口已經接近五千萬,除去納入大隋版圖的那些邊邊角角的異族,人口當也在四千五百萬左右。
到了大業初年的時候,人口開始緩慢下降,戶籍上已經看不出什么來了,太多的人死于各種勞役,逃籍的人也越來越多,隨著稅賦的增加,貴族們藏匿人口的現象重新又嚴重了起來。
到了大業六年,人口下降的趨勢開始加劇,三征高句麗是一個轉折點,從那時開始,各地人口都在急劇減少。
一直來到如今,天下已然殘破不堪,人口……往好了猜,差不多能到一千五百萬,往壞了想,一千萬出頭。
這無疑是中原文明最為悲慘,也是最為黑暗的時節之一,二十多年的混亂局面,導致了數千萬人的死亡。
后來人只看到了大唐的興盛,看到了隋末英雄的光彩,甚至人們記得漢末戰亂,五胡亂華,但卻總是若有若無的忽略掉了隋末這個節點上中原文明到底陷入了怎樣的深谷。
這是一件比較奇怪的事情,也許是隋唐演義在后來太過深入人心了吧?
而當那些觸目驚心的數字擺在眼前的時候,人們又會作何感想呢?
…………………………
雖然經過竇建德君臣大力整飭,可夏軍依舊保留著許多義軍的痕跡。
軍紀不好是他們的主要特征,士氣不高那是平常表現,半農半軍是他們的本質,府兵制不再適用于夏軍,他們應該是標準的屯田兵。
當然了,他們大致上已經完成了從義軍向官軍的過渡,并不會隨時鉆入山林,沒了糧草便出來打劫百姓。
夏軍的將領們也都成為了新一代的貴族,給他們十幾二十年,他們也許就能重現當年北齊軍事集團的輝煌呢。
…………………………
夏軍的中軍在滎陽,而非是郡城管城。
尚書令曹旦已然過河,成為了這支近二十萬眾的大軍的統帥,作為竇建德的妻兄,夏國尚書令,曹旦無疑是竇建德最信任的人之一。
之所以將中軍設在滎陽,是因為這里離著虎牢更近。
傍晚,和將軍們商量了一天軍事的曹旦回到宿處,從人立即送上飯菜,曹旦沒什么胃口的用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