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修史
現在他學聰明了,糊涂案一路審下來,倒是很得各方贊許,大理寺卿之職穩固得不得了,就是把自己審的老了幾歲。
如今皇帝,朝臣都不著急,可他那些親朋好友,故舊知交們在別人請托之下,越來也多的登門拜訪,渤海高氏的壓力整個來到了大理寺頭上。
愁腸百轉,很想再次歸家養病的李綱慢吞吞的行出了太極殿,白發蒼蒼,身子略有佝僂,看上去很是可憐。
迎面正巧碰上門下侍郎封德彝,同樣年歲不小,可人家步履穩健,身姿挺拔,精氣神上一下就把李綱給比下去了,當然了,李綱的年歲確實比封德彝大著一輪呢。
兩人相互施禮,封德彝笑問,“李公在此,可是高慎一案有了結果?”
李綱素來不喜封德彝為人,表現的頗為冷淡,“封侍郎身在帝側,怎還明知故問,此案想要就此了結,哪那么容易?”
說完也不等封德彝回話,便挪著步子離開了。
看著他的背影,封德彝笑了笑,心里卻是暗哼一聲,背主之輩,也不知還清高個什么?你曉不曉得能轉任大理寺卿,還有俺的一份功勞呢?
李綱沒能影響他的好心情,外間捷報頻傳,皇帝心情一直很好,作為皇帝近臣的他們心情也就不會太差。
而高慎一案跟他沒什么關系,雖然他在其中做了不少手腳,可那都是奉命而為,可不是他封德彝真的想跟高氏的老鄉們為難。
進了偏殿,見皇帝正像往常那樣在殿中四處溜達,便收攏了一下自己的表情湊了過去。
聽見腳步聲,李破抬頭看了看,招了招手笑道:“你來的正好,秘書監送來了隋史初訂,卿來幫我瞧一瞧,看有沒有不妥之處。”
封德彝的心大跳了兩下,修史,修史修死的人可不老少,作為前隋舊臣,給老東家蓋棺定論,很容易出錯的。
初訂就是一個大的方向性框架,先定下功過,然后再填充內容,一般來說,過去的時間越長,史書的評判越是公正,離的時間越近,傾向性便越明顯。
而懂史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沒有絕對真實的史書,所以觀史之時當求借鑒,不需太過計較其真偽。
接過宦官呈上的書冊,封德彝小心的問道:“至尊為何急著修訂隋史?要知道……前朝之臣猶在,定其功過怕是有些早吧?”
李破不以為意的笑笑,“年初時秘書監竇琎把前隋,李淵修訂的隋史拿來給我瞧了瞧,看了著實讓人氣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