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5章追問
楊廣把南邊弄的一地狼藉,北邊也有始畢可汗與之媲美。
當年始畢可汗斷絕了與前隋的交往,兩次率軍南侵,讓突厥國力受到重創,突厥王庭的威望也就此被削弱,于是小可汗們紛懷異志。
當年的阿史那咄苾和阿史那埃利佛,以及現在的阿史那求羅,阿史那多聞就都是典型的例證。
他們對王庭都失去了敬畏之心。
始畢可汗和楊廣更像的地方在于,始畢可汗也繼承了一個穩定而強盛的帝國,這讓他同樣雄心勃勃的想要做出一番不讓于父親的功績出來。
對于始畢可汗本人來說,他太驕傲了,將父親對前隋的恭順當做了懦弱,于是登位之初,便率先絕大隋之好。
其連鎖反應造就了可怕的后果,鐵勒諸部與西突厥紛紛離心……
也正因為驕傲,所以他做出的決定都偏于輕率,他對牧民們不好,收取的供奉比啟民可汗在時要重的多,他對貴族們反而又太好了,讓他們日益膨脹腐化。
這一點在與隋人交戰時表現的尤為具體,貴族們各個懷有私心,小可汗不肯全力相助,出力的又往往不聽汗令。
在大隋風雨飄揚之下,數十萬突厥大軍竟然兩次無功而返,造成的惡果至今仍然困擾著突厥。
南北兩位君王是如此的相像,就像是天神安排好的一樣。
他們都繼承了父輩的基業,順勢邁向輝煌,可又都如曇花一現,迅速的衰落了下來。
所以輪到后來人做主的時候,他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緩和局面,向對方試探著釋放出善意,為友好并存做出諸般的努力。
而且他們已經具備了這樣的基礎,畢竟大唐皇帝現在娶了突厥可汗的女兒,并已經與突厥交好了很多年。
只是他們國內的情形并不相同。
南邊剛剛結束了戰亂,在國力上并不具備挑戰突厥的能力,所以突厥在交往中一直掌握著主動。
不管是李破還是他的臣下們都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交好突厥是朝中的主流,反對的聲音必然會很小,甚至幾近于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