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9章劃策
馬周也不想讓人認為自己過于陰狠毒辣,他是想入朝為官的人,對這些尤其注意。
而他給李伏威出這個主意,也不單單是為了趕輔公拓出京,那樣的話,以吳王的名義給輔公拓弄個地方上的職位其實并無礙難。
兩 兩個人說這么多,想的其實都是一樣,那就是怎么才能把這人干凈的撇開,而非是讓他總是頂著吳王杜伏威結義兄弟的名義四處招搖,胡說八道。
……………………
把輔公拓的事情定下來,兩個人不約而同的轉開了話題。
“明年春天咱們的書院就能動工,慕先得去跟那些有才學的人多聚聚,不然等書院建成了,卻沒人過來教書,那咱們可就丟人了啊。”
馬周笑了起來,冬天里去參加文會有點辛苦,不過正是他求之不得之事。
朝廷開科取士在即,文人們相聚總要拿來說一說,多跟人交談除了能消息靈通之外,還能增長學識。
他躲在吳王府中閉門造車可不行,“此事大王不說俺也要說幾句的,馬周身份微賤,與之相會之人便也平庸居多,尋不來什么鼎鼎大名的人物。
這事還是得落在長安書院那邊,讓朝中之人說話,咱們再去誠意相邀,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再有就是杜氏兄弟皆乃大才,尤其是杜大郎,乃世之名家,著述遍傳人耳,有他一句話,勝卻旁人千言無語矣,今其弟與幺娘結下百年之好,正可借力,就是不知大王愿不愿意低頭相求了。”
杜伏威自然是不愿意的,杜氏雖非高門,卻是書香門第,兄弟幾人還有著老大的名聲,見了杜氏兄弟一次,讓杜伏威有點自慚形穢。
說起來他在江左也不是沒見過此類人物,甚至有些人并不比杜氏兄弟差上什么,可那到底不一樣,在長安與杜氏這樣的人家結親,讓杜伏威多少生出了些高攀的感覺出來,所以他要賺些面子,不能讓人小瞧了去。
如今女兒還沒過門呢,就讓他登門前去求助,他拉不下那個臉。
他轉了轉眼珠就開始推脫,對上別人他臉皮厚實,說什么都成,可換了是自己親家,就變成了場面人,得做足面子那種。
所以說啊,讀書讀到極處,傲視王侯便不是一句笑談,官職稍微差一點,家世再好,你到了杜正藏面前照樣得仰視人家,一句不遜之言也說不出口。
馬周心中暗笑,臉色卻是一整道:“大王,咱們做的可是正事,由至尊欽許,朝廷備下文錄,由工部主持修建,杜氏兄弟皆乃朝臣,尋到他們門上,是他們有近水樓臺之優,不然大王去求一求至尊,也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