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學院
……………………
“生員嘛,朕以為八歲到十歲的童子為佳,最好是已經開蒙過了的,可以省去不少時間,辦學要圖個長遠,不能急功近利。
所以先把學院建起來,生員當以唐軍將士子弟為先,其他的先不忙準備,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朕來給你準備。
你的那些家資也沒必要任意揮霍,朝廷不是強盜,此事以你吳王之名義,由朝廷來操辦才能穩妥,你那個幕僚馬周可先為學院祭酒,其他的容后再說。”
看著皇帝胸有成竹,不緊不慢的樣子,杜伏威也不再多言,反正他操辦此事的目的絕對不在辦學本身上,皇帝承情,又能用他的名義,那就沒有白費力氣。
至于學院辦成了是個什么走向,對國家社稷有何影響,根本不在他的考量之中。
說著話外加吃吃喝喝,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殿中點起了燈火。
李破一個字也沒提輔公拓,就好像不知道這人來了長安一樣,實際上呢,輔公拓作為江左鼎鼎大名的人物,他又怎么會不知道此人已然來京?
而且軍情司的人報上來的文書對其人查的很是透徹,連他帶了多少財物入京都弄的明明白白,至于他喝多了說了些什么,那都是必須羅列出來的事項。
軍情司最后對輔公拓下的定語對其人很是不利,心懷不滿那是最基本的,其實作為降人,只這一句就已經夠掉腦袋的了。
馬周猜的是一點都沒錯,軍情司有所克制,呈送到皇帝面前的密報所言都還算公允,并無夸大之處,明顯另有所圖,不想就此拿下輔公拓。
李破沒有干預的意思,他想看看杜伏威聰明不聰明,又會如何對待曾經的舊部,也想借此掂量一下杜伏威的為人行事。
皇帝就是這么操蛋,笑呵呵跟你說話的時候,說不定心里正拿著刀子在你脖頸上比量,所以說伴君如伴虎,那是一點錯都沒有。
李破還算是厚道的,他不提輔公拓也表明了輔公拓只是個無關緊要的小人物,連見其人一面的興趣都沒有。
如果過分一些,他就會在杜伏威面前打聽一下輔公拓的為人秉性,或者稱贊輔公拓幾句,也許過后就能聽到輔公拓的死訊了,或者就是杜伏威真的很念舊,把輔公拓送了出京,那才叫手段呢。
他不提,杜伏威更不會主動提起,都是揣著明白裝糊涂的聰明人,就不用多說什么了。
………………
酒足飯飽,杜伏威辭出,溜溜達達的出了宮城,騎上馬回轉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