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討教
再和長孫比對一下,長孫無忌有些失望的發現,這一點上好像沒什么可比性,那對他來說也就無用。
他才不關心蕭氏怎樣怎樣,其實他就是想向房玄齡變相的討個主意,想來以房喬之聰明,應該能理會他是意思。
現在能為他剖析就里,說明房喬給了他這個面子,此為心照不宣之事,不用明言,他卻得承情。
房大為人不錯,就是這心思鬼了些。
其實他們都是當世有數的聰明人,誰也不用說誰,換個人過來早已云山霧繞,哪知道他們真正在說些什么,又意指何方?
兩個李淵余孽一本正經的談論起了蕭銑遺人,卻又不是為了引為前車之鑒,場面著實有些諷刺意味。
房玄齡容長孫無忌琢磨了一會,便又接著道:“蕭閬,權臣也,善結黨羽,才能平平,梁國之敗亡除蕭銑威福自專,肆意殺戮功臣之外,蕭閬也是罪魁禍首之一,殺之,可平眾怨,亦可讓江南降人引以為戒?!?br/>
長孫無忌不由想起了叔父長孫順德,就感覺有點沾邊了,可長孫順德畢竟不是蕭閬,即便是現在,長孫順德也稱不得一聲權臣,差的遠呢。
所以長孫順德還活的好好的,蕭閬卻已肝腦涂地。
至于房玄齡說的話里,蕭閬才能平平,又無眾望,殺之無礙的意思,長孫無忌是聽而不聞,他又不是想真琢磨一下蕭閬的死因。
“聽君一席話,無忌豁然開朗矣,多謝多謝?!?br/>
最后一個聚眾那就不用說了,蕭閬帶來長安之后不懂收斂,常尋一些梁國舊友飲酒作樂以發泄怨氣,實在是找死。
像他們這些人都幾年來都不敢見面,蕭閬又多個什么?不知所謂,也虧他能當上梁國內史令,由此可見蕭銑一戰而亡,實是事出有因。
“至尊治平之心頗切,所以優待降人,吾等可謂是皆受其益,賢弟才干不輸于人,我看還是莫要想及太多……來,咱們多飲上幾杯,愿賢弟今晚能安然入眠,不為外事所擾。”
老房是真厚道,即便兩人未有深交,卻還是能告誡這么一句,實屬難得,也不怪那么多人愿意跟他相交。
長孫無忌也是承情,多少生出些感慨出來,點頭道:“房兄說的是,至尊在晉地時外御突厥,內安黎庶,志向恢弘,迥異于眾人。
那時我等卻還在為太子之位相互爭斗,凡事皆要想想太子如何,秦王怎樣,哪里還有心思保境安民?
天下大勢早有端倪顯現,我等身在局中不可自拔,自詡才干卻還懵然不知,確實要引以為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