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匪類
宇文士及得到的消息是,督查使**各道刑案,典察各郡官吏闋失,凡各道施政皆可奏聞朝中。
對于各郡官吏來說,這可不是什么好事,頭上多了個婆婆不說,還是那種專挑毛病的婆婆。
和前朝的巡使很是相像,只不過是常駐于各道,而不是偶爾巡查往來。
優點好像也不是沒有,各郡施政得當的話,經過督查使之口,很容易便會上達于朝中,按照宇文士及的想法,吏部這下好像輕省了不少。
可輕省也就意味著權力少了許多,吏部考功是吏部最重要的一個權責,有了督查使也不知吏部那些人是高興還是沮喪。
督查使的確切職能,遠在東萊的宇文士及還不能準確把握,據聞是屬于御史臺轄下,那樣的話不管怎么說都沒有參政之權,屬于言官之列。
宇文士及猜測是有鑒于大業末年,官員橫行不法,戰亂之后人心渙散,官吏自行其是,不理朝廷詔令者多,這才有了督查使的職位。
而且之后還要進行官考,科舉等,督查使會在其中行使權責,地方官員們若是不當回事,很可能會被當做典范揪出來示眾,就像高慎一樣。
“咱們來到東萊就任為的什么,諸位想過沒有?”宇文士及看著幾個人問了一句。
王雄誕大咧咧的道:“不管旁的人怎么樣,俺到東萊只管剿匪,其實也沒什么事做,這邊靠海,本來還以為會有些打魚的不好管束,才需俺來當這個郡尉。
沒想到來到這邊一看,他娘的別說打魚的,種地的都少,整日里就是陪著郡守閑晃俺當初還以為能和張須陀那般威風呢。”
聽到張須陀的名字,苗海潮本能的縮了縮脖子。
張須陀死了十幾年了,可在山東威名猶在,尤其是對于那些從山東義軍起家的人們來說,提起張須陀來,大家是又怕又敬,當年他們賭咒發誓的時候,都說要是有背誓言,就讓自,就讓自己出門碰到張須陀云云。
蘇定方則很贊同的點頭附和,他們來到東萊后確實有點失落,東萊人少,不是什么施展武功的地方。
像他們這種統領過大兵的人有點不適應,覺得和發配差不多,于是他們瞅著宇文士及的眼神便有點奇怪。
這位朝中高官可不就是被發配到東萊的嗎?
苗海潮見其他幾位都說了話,他也不能閑著,再者聽到張須陀的名字讓他有點不舒適,于是開口岔開話題道:“郡守出身高門,見識肯定比咱們都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