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8章海戰(一)
現在就不用指望了,八十多條海船已占了江都海船中的半數。
而且船都比較老舊了,杜伏威主掌江都的時候,他沒能力再造大船,只能修修補補,直至如今,江南的造船業已然式微,想要恢復過來的話絕對不是一日兩日的功夫。
………………
杜伏威立于船頭,隨著船只上下搖晃,他身子卻穩如泰山,和在陸地上沒什么兩樣,幾年未曾率人出海,一旦到了海上,杜伏威的精神頭是一日足似一日,渾身上下幾乎每個細胞都在歡呼雀躍。
他所在的旗艦是當世標準的海上巨無霸,中原的人們稱之為樓船,長約二十余丈,載兵一營。
三面大帆,前后兩邊是副帆,主要作用是矯正航向,主桅在船中,鼓風向前,如果海上風力不足的話,船的底倉之中還有踏輪,可以用人力驅動,充分的保證了大船的機動性。
這是當世最為先進的戰船,沒有之一一說,船大如許,卻不笨重,行于海上,無論是速度還是靈活性,都非平常船只可比。
………………
感受著船只搖晃的幅度,以及吹來的海風的強度,還問了問東萊海邊的漁民以及新羅人,對于這片海面上的風險杜伏威已經有了初步的認知。
在八月份,南邊的海面要兇險的多,這里反而很少見到風暴和雷雨,就是天氣有些冷而已。
出于安全以及對這里還不太熟悉的考慮,他們一直是半帆前行,并時刻注意著天氣的變化。
杜伏威的部下們都是曾經屢次出海的老人,船上的活計難不住他們,不過還要來往上兩次才能熟悉這里的海情。
尤其是海上不像陸上,有路供人選擇,辨明方向也很簡單,海上則不同,需要大家仔細辨明航向,這是個比較考驗經驗和技術的行當,還有駕船,掌帆等事,都需要老水手來做。
標準的團隊作業,國力稍微弱點都不成。
杜伏威建立的長安海事學院教導的其實就是這些東西,杜伏威對此還是比較期待的,當年他從江都駕船出海,大家可都是用命在賭。
開始的時候誰也不敢駕船遠離海岸,就怕迷了路或者翻了船,把大家都葬送在海里。
如果有一所專門教導人行船的書院,情況估計就會有很大的不同,懂得行船的人多了,代代相傳,將來出海便能平安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