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大略
一部分安置到靈州,對他們進行整編,訓教,將來作為堪平西北,或者是河西地區叛亂的有生力量來使用。
差不多就是炮灰,在戰事當中消耗掉便也就完了。
一部分還可以弄到代州去放牧,和突厥人摻和一下,可以稍稍相互牽制。
反正吐蕃人在短時間內無法取得大唐的信任,他們是正經的外來人,兩邊相互之間的交往還停留在初級階段。
…………
可以說,吐蕃人挺倒霉的,有李破當政,他們便無法得到任何的優待,因為這位大唐皇帝陛下沒有受到過成體系的貴族教育。
在思想上不存在任何的包袱,也就不會產生外族來投,是皇帝功業的最佳體現那種思維定式。
從苦日子一路走過來的他,絕對不會效仿那些英明君主的“寬仁”之舉,送錢送糧,送工匠等等,自己的日子還緊緊巴巴呢,對外來人卻那么大方是哪般道理?
…………
五月初,李靖入宮向皇帝辭行。
在家里休息了一個月,李靖徹底待不住了,于是準備啟程趕往東萊和大軍匯合。
在這之前,朝廷已調涼州長史宇文伏藏,左武侯衛將軍蕭嗣業,身在雁門的左御衛將軍裴行儼往東萊軍中任職。
之外大軍到達新羅之后,因平定百濟之功而晉為左驍衛將軍,武邑縣公的蘇定方也會歸入李靖賬下。
這些人都可以說是大唐軍中的后起之秀,李破預計將來平定倭國之后,這些人便是攻打高句麗的主力。
而像是張倫,龐玉,步群,李年,徐世績,張士貴,尉遲信,薛萬徹等人,將陸續回朝坐鎮軍府。
大唐的精銳騎兵則會布置在河北,代州,以及靈州,涼州等地,一方面防備突厥,一方面則會看情況漸漸聚集于西北,為恢復河西走廊做準備。
這其實要看東西突厥的動靜,按照之前制定的將來幾年的戰略方向,東西突厥一旦交戰,大唐必然會做出一定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