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2章東南
朝廷推行科舉的決心非是前隋可比,那么對于貴族們極為有利的察舉制度又該何去何從呢?
會像前隋廢除九品中正制那般明令廢棄嗎?
在這件事上,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
而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殿試之后,被點為狀元的孫伏伽的那篇文章傳出之后,他所持的政見便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贊同。
唐初時節,融合了舊有貴族豪門勢力的新的貴族階層正在迅速形成。
以前那種由五胡入主中原所產生的胡漢對立,交融局面,最后在前隋統一天下的基礎上,形成了初步的全面融合。
鮮卑,匈奴貴族居于金字塔尖,漢人輔佐,成為統治階層的中堅力量的格局在隋末戰亂中被徹底打破。
到了唐初,鮮卑世族紛紛勢弱,胡漢融合趨勢進一步加劇,漢人文明的強勢期再次來臨。
在這樣一個時期,大唐的統治階層煥然一新,大有海納百川,兼收并蓄之勢。
而選才之制的改革,正是這個階段的成果之一。
觸動了貴族們的利益,卻并非沒有妥協的余地,孫伏伽的文章能宣之于眾,就說明了這一點。
關于這種人事選拔制度上的糾纏和妥協,碰撞和較量,顯然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
主要看的還是科舉能不能按照朝廷的規劃和預想就此繼續舉辦下去。
六月間,李破下詔。
新科進士將由吏部進行為期半年的考察和培訓,于六部輪轉,考察他們的才能和品德,年底授官。
其中一部分其實還要被分散到京兆各縣輪換,差不多就是一個崗前培訓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