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1章教育
實際上在他的心目當中,妻子說的并不準確。
科舉選才就不用提了,那注定是一件能夠影響到千秋萬世的大事業(yè)。
何氏工物如今在很多人眼中還只是一本著作,只不過著述之人是郫國公何稠,所以受到了朝廷的官方認可,并得到了大力推行罷了。
可在李破看來,這必將是一場變革的開始,作用之上不下于科舉選才,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現(xiàn)在還看不出什么,十年二十年后,人們追根溯源時便會發(fā)現(xiàn),一切都開始于大唐元貞五年。
這種前瞻性的感覺非常美妙,自然要慶賀一下。
什么樣的變革能讓國家擺脫窠臼,煥然一新?那首當其沖的自然是教育。
他沒有什么開啟民智的志向,因為那不太現(xiàn)實。
在當今這種環(huán)境之下,寒門難出貴子的局面很難得到根本性的扭轉,你讓農人辛苦一年,堪堪吃飽肚囊的時候,送子弟卻讀書?
成本絕對會要了人命
即便是科舉最盛的時候,十年寒窗,家徒四壁的人也是比比皆是,何是,何況是如今了。
在這個方面,能做的其實不算多。
比如說降低一下讀書的成本,在筆墨紙硯之類的材料上想點辦法,印刷術的改進,也有助于此。
如此種種,這在今年都有所得,可說起來想要徹底打破舊有的格局,這些還遠遠不夠。
所以何氏工物的作用,其實并不在于讓知識得到廣泛的傳播,而在于教育體系上的革新。
當年漢時武皇帝用董仲舒之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改變的就是人們尊崇老子,無為而治的風氣,在對讀書人的教育上下了工夫。
令貴族階層接受了孔氏思想,以仁義禮智信主導人們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