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9章私宴(三)
“東海已為坦途,就是很多倭人跑去了琉球,琉球以前是倭國的藩國吧?”
溫彥博道:“也不算是藩國,吳王之前傳報說了,倭人橫行于海上,百濟,新羅,琉球等國都深受其害。
于是后來他們便紛紛向倭人供奉,以求平安,吳王當年在江左,就屢次率人出海,剿滅海匪,其中大多就都是倭人船隊。
琉球地小國貧,是東海往來之人的歇腳之處,前隋也曾派人伐之,卻也無法久居其上……”
看著侃侃而談的溫彥博,李破笑了,他知道這是因為連年用兵于東海,朝臣們對海上之事開始關注了起來,說話也就有了見地。
不然海上之事,很難引得起大家的興趣,就更不用談深入了解了,估計說起琉球來,知道其地理位置的人都少。
“琉球那邊朕問過吳王,琉球多島嶼,暗礁密布,每到秋日,便風高浪急,所以說那里可不是什么好去處。”
蕭禹趁機接過話頭,“可如今卻非同以往,它能連接東南,從山東到南海諸郡,走陸路的話,一月不止,可乘船行走海上的話,聽說即便逆風,也只需十余日了……”
君臣對視,都露出了老狐貍一般的笑容。
他們都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南海諸郡一直是中原的一塊飛地,中間隔著重山峻嶺,山林密布,向來是流放犯人的好地方。
而那邊的土著家族也總是不服管教,時不時就要鬧上一場叛亂,因為路途阻隔,還不好平定。
以前的法子就是有能力了,便派兵去平亂,沒那個精力,誰把控了政權,你只要別齜牙咧嘴的,朝廷就象征性的冊封一下,也無人太過在乎。
如今路途一下縮短了一多半,那中原王朝對南海諸郡的掌控力絕對會登上一個臺階,連帶的影響則更是喜人。
將來東南方向的嶺南諸郡,也不在是難以到達的莽荒所在,對于中原王朝在當地的治理,有著莫大的好處。
相比于兩位臣下,李破想的則更為清楚。
便利的交通,會突破地理環境對于中原王朝的禁錮,讓大唐帝國的觸角伸向遠方,創造出遠勝于歷代的版圖出來。
“是啊,路途短了,來往也就方便,所以說咱們要把船造好,這是一件大事,溫卿受累,今年工部那邊你要多督促一下。
尤其是匠作監,要么多招些人,要么就把手上的事都停一停,船行海上,要足夠堅固,航行要快,尤其是海上容易迷路,光靠司南怎么成?
船的大小也是回事,海上來往,不需作戰的話,不是船越大越好……嗯,等過些時把匠作監的人招來,朕得跟他們說說此事。”由于各種問題地址更改為請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