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9章巧了
諫議大夫孫伏伽先就上奏規諫,督查寺卿王珪亦在昨日到太極殿轉了一圈。
給李破的感覺就是,皇帝的私生活一下進入到了臣下們的視野當中,若不虛心納諫的話,估計這事還有的聊。
今天一大早去清寧宮,又吃了閉門羹。
李破心情非常郁悶,兩人結親十幾二十年了,這種情況他還是頭一遭碰到。
還是老妻了解他的為人啊,他心里未免有些感慨,任你有千般法子,見不到人也是無計可施。
他娘的,宮里這么多人,平日里各個想在他面前討得歡心,一遇到事了,都不見了人影,你們是真牛……
心情不好,又不能在后宮瞎轉悠,想著今晚還要率人去城樓觀燈,李破更是一腦門的官司。
這要是妻子不去,他這個皇帝豈不坐蠟?
心情不佳,在太極殿也待不住,便領著人出來轉轉,興之所至,走到哪是哪。
半路上還碰到了入宮的左御衛大將軍,雁門郡公王智辯,他不是入宮見駕的,而是去探望侄女王琦。
王智辯回京已半載有余,元貞六年,朝廷詔左驍衛大將軍張士貴,左武候衛大將軍徐世績,左監門衛大將軍龐玉,左御衛大將軍王智辯一道回京。
回來的最后是三位大將軍,徐世績,王智辯,以及龐玉,至于左驍衛大將軍張士貴則領兵出鎮張掖。
實際上左驍衛的前鋒兵馬已經去到了敦煌,玉門一帶,在那里駐扎了下來。
這里面有大軍出兵吐蕃,張掖空虛的原因,另外一層意思就是有鑒于突厥欲圖西域,張士貴的兵馬是為了突發狀況而做的準備。
張倫領兵駐西海,張士貴則在張掖,頗有蓄力待發之勢。
可在元貞六年,張倫其實是領兵在養馬,張士貴則是看守張掖邊市,大唐對西域并無多少圖謀。
但到了元貞七年,形勢明顯發生了變化,東海,吐蕃戰事的結束,讓大唐的目光又開始游走,經營河西已經提上了朝廷的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