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6章商議
突厥比匈奴要強盛的多,因為它建立了初步的官僚體制,有了自己的語言,甚至可以說誕生了些文明的征兆。
這都是匈奴和柔然比不了的……
可話說回來,它同樣和其他游牧帝國一樣,渾身上下都充滿了缺點,之所以能維持下去,并和中原王朝往來相爭,本質上不在于其他什么,就在于地理環境和游牧民族的特性上面。
這無疑是個古老的話題,南北的人們卻依舊無法擺脫他們的宿命,甚至可以說在冷兵器時代,這個問題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的。
沒有了突厥人,還有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南邊的中原王朝更是頑強,就算你得到我的人我的心,最終屹立在那片土地上的依舊是漢人,你說神奇不神奇?
…………
“兩國接連會盟,可以商談之事越來越多,鴻臚寺,禮部都要選些人出來,去突厥常駐,三五年一換。
北邊的大事小情以后要探查明白,你們看突厥人做的就比咱們強,多年以前就派人到長安,一直沒走。
你們啊,也不能總是覺得突厥人除了放牧,通商,騎著馬到處搶掠就沒什么別的事干了,你們可要知道,突厥王庭的主人是前朝公主。
她以一女子之身而御突厥各部,那是能用常理測度的嗎?人家也在頒布政令,進行各種鼎革,想把突厥治理的欣欣向榮。
這就很不得了,派人去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才能做到知己知彼,遇事也能有的放矢嘛……”
這就是李破在正月里臨時舉行的一次小朝會上發表的講話。
此次小朝會是專門討論夏天跟突厥會盟之事的,有了第一次會盟的經驗,時間雖然緊迫了些,聽到消息的時候臣下們大多也沒什么準備。
然而大家卻再無其他議論,不像第一次會盟時那樣,該不該又有沒有那個必要去與突厥可汗相見都是個需要仔細討論的大問題。
當時有鑒于楊廣東游西逛的惡劣先例,朝中反對的聲音是不小的。
如今就沒那么麻煩了,有些人甚至覺得與突厥人定期盟會是個不錯的主意,在盟會上能夠比較平和的解決兩國爭端,面對面的商談有利于避免不必要的誤會,達成共識。
同時也能踏實兩國交往的基礎。
其實根本上還是沒有了突厥汗國的威脅,這些年大唐進行的各種軍事行動都很順暢,尤其是東海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