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4章糟心
阿史那同俄走了,侯君集卻只能等待春天的到來,大冬天的,他剛剛痊愈的身體可受不了風雪的侵襲。
好不容易盼來了元貞七年的春天,聽說范總管要回朝述職,侯君集本想跟著隊伍一起回去長安,封賞不見影,總得去找程大胡子算算賬吧。
那廝一走就沒了音信,侯君集在冬天里也不知罵了多少次,那個忘恩負義的腌臜東西,大家一起出使吐蕃,九死一生的回來,你可倒好,把老子扔在姑臧不管了,你還真是有情有義的可以。
但只就等了這么幾天,他卻已經走不了。
左翊衛府軍令到了姑臧,調他去西海聽命,收到軍令的侯君集心里那個滋味就不用提了,真想馬上去到西海問一問張大將軍,這是俺把你家孩兒扔井里去了嗎?
無仇無怨的,怎么就不想放過他一次?
不過他也沒轍,他雖然當過涼州總管府長史,也封詔出使過吐蕃,可他的軍籍一直在左監門衛,是左監門衛的司馬參軍。
這可以說是左監門大將軍龐玉對他的照顧,有軍籍在兵府當中,是個不錯的后路,侯君集也很感激,因為他一直想領兵,不想在地方任職。
可這會就比較糟糕,他走不了了,左翊衛大將軍張倫親自向龐玉討要了他的軍籍,晉他為左翊衛府將軍,去西海聽命。
侯君集知道,這肯定是有緣由的,應該是陳禮或是吳通,甚或是阿史那大奈等人舉薦了他?
放在以前他肯定是樂不得的,但出使吐蕃這一趟可不是小功勞,一個縣公根本不足以酬其功績,郡公加上實職才顯公平。
這也是他急著回京的原因所在,郡公這樣的爵位他不很在乎,他要的是實職,十幾個衛府,他想自己挑一挑,然后是向上陳情,還是自己奔走,都還有時間來做。
他對自己比較了解,要找個無能點上官,不然日后怎能盡情施展本事?
按照這個條件,左翊衛府顯然不在在他考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