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5章調任
在人家事業關鍵期,你弄人家去養馬,侯君集覺得張大將軍有點不地道也就在常理之間了。
而且侯君集去吐蕃之前才剛剛結下一門親事,就等著他回去完婚呢,這一拖就是兩三年,誰他娘的受得了?
在婚姻之事上面,侯君集是吃過虧的人,他是真擔心那邊等不起給他來個另尋良配,他侯君集這個臉也就不用要了。
…………
侯君集心懷暗然的看著涼州總管范文進跟送行的人們道別,一行人漸行漸遠,心里面是把張大將軍的祖宗八代拎出來一頓痛罵。
只不過隔上幾天,他帶著幾個隨從啟程去西海的時候卻已經想通透了,左翊衛將軍之職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能做的,堪堪也算符合他的職業預期。
如果等朝廷封賞的話,變數那可就大了。
從他跟隨龐玉平定吐谷渾亂事之后,他因身有軍功,便在涼州任職涼州司馬參軍,后晉為涼州長史,品級上已經不算低了。
只是跟當年在天策府時,漸漸得到李世民的信任,能夠領兵獨當一面比起來,還要差上一些罷了。
后來跟著程知節去了一趟敦煌,落下了些功勞苦勞,,接著就又跟著程大胡子出使吐蕃,為此朝廷加封他為旬邑縣子。
升遷速度其實不慢,只不過他自己不太滿意而已,當然了,他要是知道按照既定的歷史軌跡,他此時已經官拜左衛將軍,潞國公的話,一定會吐血三升以表明自己的憤滿之情。
那是他積極參與玄武門政變換來的。
如今他就沒那么幸運了,升遷之速也還可以,但卻無法跟擁立之功相比。
去吐蕃走了一趟,封賞未至,卻已可以升任左翊衛將軍,這樣一個僅次于大將軍的職務,并非是張倫一個人能夠輕易決定的,必定要經過朝廷允準。
也許這就是他出使吐蕃得到封賞的一部分,只不過有張倫薦舉,先給發了下來而已。
不管怎么說,侯君集都拒絕不了,那就只能躺下來享受了。
他的心理調節能力還不錯,之前還在咒罵張倫的祖宗,啟程去上任的時候,便高高興興了起來。